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时事新闻>>外交>>正文 |
外交部发言人展望中国外交:2006年和字为先(图) |
(2006-1-3 17:00:04) 有位读者读过此文 来源:新华网 打印本页 |
|
|
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为《世界新闻报》撰文,点评国际形势,解读中国外交 当人类面临各种全球性问题的严峻挑战,中国的和平发展将是世界之福
刘建超 几天前,我出席了李肇星外长为外国驻华使节举行的2006新年招待会。招待会上喜气洋洋,中外宾客握手言欢推杯换盏互送美好祝愿,传统民族霓裳T台秀尽展中华文化之魅力……一年前同样的场合却难以从记忆中抹去。印度洋海啸摧毁了村庄、渔港、道路、房屋,卷走了男人、女人、老人、小孩。同样的新年招待会从李肇星提议的默哀开始,没有了欢歌,少了笑语,只有期盼。大家共同期待着给渴望和平与发展的人们带来更多的希望。 国际形势缓和 不确定性仍在 国际形势继续走向缓和,沙龙同阿巴斯握手,叙利亚从黎巴嫩撤军,伊拉克重建迈出新步伐,印巴关系继续改善,六方会谈达成联合声明,亚齐自由运动宣布与印尼政府谋求和解……这些都使人们或多或少地看到了黑暗中的烛光,人们似乎有理由感到一些乐观。 然而,中东问题依然蹉跎,伊拉克武装暴力穷期未见,美朝岁末再生龃龉,伊朗核问题举步维艰。缓和与不确定已被带入新的一年,不少问题的前景扑朔迷离。 大国关系继续改善 各种挑战考验世界 大国关系在继续改善,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深入发展。西方语言中出现了一个新词汇,叫BRIC(Brazil,Russia,India,China四国英文名第一个字母的缩写),大家相信这些国家将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欧盟宪法遇到了不小的麻烦,然而东亚合作以东亚峰会为标志又有新进展。全球范围内的资源、能源、生产、技术、资金、信息配置、重组加速,各国相互依存继续加深。在一些国家遭受重大自然灾害袭击时,国际社会纷纷伸出援手,再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世界格局和国际秩序之争愈演愈烈,在联合国改革问题上,各国提出不同诉求,共识难求。在世界人民共同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憧憬永久和平之际,有人却逆天道、欺民意,拜鬼招魂,令人费解,愤怒难平。 非传统安全威胁继续考验着世界。恐怖、爆炸、地震、飓风、禽流感仍然蹂躏着人们……以全球性的合作应对全球性的挑战,日益成为各国的共识和行动。 中国吸引全球目光 和平发展造福人类 过去的一年中,中国的迅速发展让政治家、战略家、经济学家、企业家、资深报人以及预言家们找到了一个充分展现自己眼光和判断力的题目。 中国“发展威胁论”者不乏其人,机遇论者也大有人在。是福是祸任人评说,中国坚持走自己的路,内求和谐发展,外促和平合作,强调国与国之间的和平,人与人之间的和睦,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和平合作、互利共赢、平等尊重、开放包容成为中国外交的主题词。 中国与大国关系稳定发展。中美元首多次会晤,全面推进建设性合作关系成为共识。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深化,联合声明、安全磋商、联合军演宣示两国关系处于历史最高水平。中欧关系迎来建交30周年华诞,呈现出战略性、稳定性、全面性和长期性。中国与周边国家互信与合作前所未有。求合作、同发展、共繁荣成为各国与中国发展关系的目标和决心。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在新的国际形势下依旧风雨同舟,友谊与合作不断加深。中国在诸如联合国改革和朝鲜半岛核问题等众多国际和地区问题上发挥的作用继续受到各方瞩目。 2005年岁末之时,有外国记者问,中国今年外交的风格是什么?我毫不犹豫地告诉他,中国的外交,“和”字为先。中国的发展是和平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中国利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环境发展自己,又以自己的发展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中国的发展是世界之福。 刘建超简介 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 1964年2月生于吉林省。 1986—1987 英国牛津大学国际关系系学习; |
|
|
|
|
|
|
|
|
|
|
|
|
|
|
|
|
相 关 新 闻 |
|
相 关 专 题 |
|
|
|
新 闻 评 论 |
请注意: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2、天水在线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天水在线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天水在线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