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天水市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安全生产的决策部署,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时刻保持“如履薄冰,负重前行”的使命担当,突出“快准严实”四字诀,坚决落实安全监管、隐患排查、宣传教育、安全执法、应急处置等各环节安全生产责任,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全年农业行业领域安全生产无事故,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实现了农业行业高水平安全和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良性互动。

一、“快”部署,“快”落实,拧紧安全生产责任链条。坚持贯彻在先,闻令而动,第一时间研究中央及省、市各项工作部署,第一时间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国务院安委会安全生产15条硬措施和我省35条实施意见,第一时间将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到位。坚持早谋划、早防范,制定实施《天水市农业行业安全生产工作职责清单和重点任务清单》《2023年全市农业行业安全生产工作要点》《全市农业行业贯彻落实安全生产体系的实施方案》等文件,快速安排部署农业农村领域安全生产工作。建立落实市、县两级农业农村部门副局长分管安全生产的工作机制,定期集中研判农业农村领域在安全生产方面存在的问题,部署风险隐患排查整治相关工作。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承诺书,压紧压实县区、乡镇、经营主体的责任,从严从实从细从快抓好农业行业安全生产。

二、“准”定位,“准”发力,筑牢农业安全生产防线。制定实施《全市农业行业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工作方案》《全市农业行业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改专项行动方案》,聚焦农机、农药、种子、肥料、农村沼气、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关键领域,紧盯重点地段、重点场所、重点环节,一体推进市级督查、县级普查、生产经营单位自查,为安全生产“把脉”“开方”。全面推进农机“网格化”管理,增设便民代办点延伸服务触角、开展送检下乡等方式一站办理,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检审验率均达到90%以上。深化隐患排查治理,全年不间断开展隐患排查和安全检查、复查复验,建立台账,整改销号。举办农机事故应急救援演练,提高农业事故应急救援能力。市、县区累计派出安全生产督察组64个1265人次,检查生产经营单位2072个、各类农业机械21233台次、农资经营企业(门店)638家、沼气企业12家,排查整改各类隐患147条,实现重大风险隐患“清零”、重点环节安全“可控”。

三、“严”执法,“严”监管,保持严管严控高压态势。坚持标本兼治、打防结合,深入实施“农资打假百日行动”和“天水市春风护农农资打假专项行动”,主动出击,深挖案件线索,强化源头治理,督促生产经营主体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严厉打击无证无照违法经营、兜售假劣农资坑农害农等各类违法行为。持续加大对种子、农药(兽药)、肥料、农产品质量安全等重点领域的执法检查力度,开展县区间交叉执法,多部门联合执法,强化联合惩戒力度,畅通投诉举报渠道,以强有力的执法处罚有效震慑安全违法行为。全市累计出动执法人员3250人次、执法车辆471台次,检查较大农资集贸(批发)市场47家、农资经营主体1891家、生产养殖主体339家,查处农资违法案件119起,查获种子、肥料1430袋,农药、兽药4153瓶(盒),畜禽产品922公斤,挽回群众各类损失(含协议赔偿)约62万元,调处农资领域纠纷5起,全市农资市场平稳有序持续向好。

四、“实”宣传,“实”引导,营造安全生产良好环境。常态化开展农业行业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组织开展安全宣讲“五进”活动,通过“课堂教学+田间宣传”“安全生产大家谈”的形式,全面宣传《安全生产法》《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高度农药及替代产品使用技术》等政策法规。结合农机、农药等季节性特点,举办农机操作、农机安全监管人员、农机手、安全使用农药技术培训班,开展科学用药知识宣传、以案说法等,面对面开展宣传培训,多形式营造安全生产良好氛围。累计出动宣传车辆43车次、宣传人员2160人次,编印发放各类安全宣传资料9.2万余份,网络新媒体发布消息245余条,切实提高了群众的法制观念和安全意识。
(新闻来源:天水市农业农村局 转载:李俊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