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天水市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上农药监管工作部署,认真履行农药监管法定职责,统筹推进农药行业发展和安全生产,严把农药经营许可关口,持续规范农药市场生产经营秩序,加强农药安全风险防范,切实保障农业生产用药需求,有力推进全市农药监管工作质量稳步提升。
一是强化农药经营许可审批。制定印发《关于做好农药经营许可证延续工作的通知》,指导各县区对照许可条件和标准,认真开展农药经营许可延续审批,严格审核农药经营许可申请人经营场所、设施配备等硬件建设和管理制度、岗位培训等软件资料,对以往执法检查中发现问题较多、曾受过行政处罚的经营主体进行重点核查,不符合条件的,提出整改要求,对经整改仍达不到许可标准要求的,依法不予许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在政务服务窗口设置咨询台,现场指导群众填写申请材料,通过微信群、电话通知、公告等形式,做好农药经营许可到期提醒服务,全市已办理农药经营许可延续换证712件,占应换证的95%。
二是强化农药市场执法监管。深入实施“农资打假百日行动”和“天水市春风护农农资打假专项行动”,组建农药、种子专项督查组,深入全市22个农资经营重点乡镇,随机抽查116家农资经营主体,发现各类问题线索14个,交县区立案查处农药案件4起。健全农药购销台账管理机制,全市农药经营主体、限制使用农药经营主体台账建全率分别达98.7%、100%。加强农药市场执法检查,全市累计出动执法人员1265人次,检查农药经营主体637个,抽检农药样品14个,检查农药标签513个,立案查处农药案件64起,查获不合格农药产品2457瓶(袋)。落实柔性执法理念和首违不罚原则,对违法行为轻微、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经营主体提醒规劝,下发责令改正通知书60余份,农药执法监管有力度更有温度。
三是强化农药使用指导与服务。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制定印发《天水市2023年“虫口夺粮”保丰收行动方案》《2023年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方案和苹果蠹蛾疫情监测阻截方案》,大力实施“一喷三防”“一喷多促”技术,推进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融合,建成3个省级和12个市级绿色防控示范区,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面积178.6万亩,覆盖率达到50%,农药利用率达到42.1%,化学农药减量增效工作稳步推进。强化病虫监测预警,严格落实“定人、定点、定时”监测制度,建立小麦病虫定点监测点66个、小麦抗病虫动态观察圃8个,发布病虫情报52期,中长期预报准确率达到90%以上,短期预报准确率达到95%。
四是强化农药安全风险防范。严格落实“三管三必须”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安全监管责任,坚持生产、流通、使用一起抓,全面加强农药安全风险监测和风险防范,严防人畜中毒、作物药害、环境污染等用药安全事故发生。在生产环节,采取“双随机”执法检查方式对辖区内农药生产企业安全生产措施落实情况随机抽查,指导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切实做到安全责任、安全投入、安全培训、基础管理、应急救援“五到位”;在农药经营环节,严格落实高毒、禁限用农药定点经营,实名购买、追溯管理制度,坚决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农药,督促农药经营单位落实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制度;在农药使用环节,开展农药技术服务进基地进企业活动,组织植保技术专家、农业综合执法人员深入农产品生产企业、种植大户开展安全用药指导,发放《禁限用农药和高风险农药一览表》宣传单2500余份,引导农产品生产企业科学合理安全使用农药。
(新闻来源:天水市农业农村局 转载:马文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