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秦安县聚焦服务粮食和特色林果产业强县目标定位,积极引导农机合作社采取订单服务、生产托管、承包服务和跨区作业方式,全力探索农机社会化服务新模式,积极推广农机化新机具新技术,农机社会化服务不断创新发展,农机作业服务领域逐步拓展。上半年,全县完成小麦机械化防收全程机械化作业18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机械化播种0.92万亩、植保1.03万亩,为全县粮食与果品产业生产提供了装备支撑和服务保障。
陇城镇上袁村争取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70万元,由上袁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牵头购买拖拉机、小麦收割机、秸秆回收打捆机、青储收割打包机、中药材收获机等大型农机器械,成立陇城镇农机联合社,将年收益的30%用于村集体经济积累,35%用于机械设备运行及维护支出,35%用于用工支出。同时,规范了农机联合社章程、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合同、资产入股台账、收益分配方案等,建立健全合作社经济财务管理制度,规范村级集体经济收益分配和使用,确保村集体成员共享增值收益。
兴丰镇阳坡村成立了阳坡村农机服务专业农民合作社,将阳坡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三部委扶持项目资金50万元入股到农民合作社,合作社利用农业机械整治撂荒地及玉米种植产生收益,每年按入股资金的6%产生分红收益3万元,2022年实现年收益6万元,其中村集体资金积累3.5万元,归入合作社风险基金2.5万元,年带动周边群众就近务工360人次,实现群众务工收入4万元。
王铺镇王铺村、青林村等10村成立党支部领办的农机联合社,采取“党支部+合作社联合社+专业合作社+村集体+家庭农场+农户”的运营模式,承接粮食示范点部分种植工作,预计收益60余万元;周岔村、卢胡村等10村成立党支部领办的施工联合社,采取“党支部+合作社联合社+村集体+企业+农户”的运营模式,出租机械用于镇域内美丽乡村建设、产业路开通、乡村道路修整、拆危治乱等简易施工操作,获得收益80余万元,全部注入村集体,每村村集体经济收入增长8万元以上。
(新闻来源:天水市农业农村局 转载:马文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