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全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扎实推动“三抓三促”行动为契机,以“贯彻落实地方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包保责任制”为抓手,压紧压实“两个责任”,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强化风险隐患排查,坚决筑牢食品安全每一道防线,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以落实“两个责任”为切入点,强化组织保障,凝聚工作合力。坚持把食品安全工作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民生保障工程,把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作为全年头等重要工作,绷紧思想之弦。一是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充分发挥食药安委办统筹协调作用,周密安排部署,强化汇报协调,全市包保责任制工作领导小组坚决实行实体化运行,集中办公、集中力量、集中攻坚,成立优化工作专班,动态调整绑定包保主体,印发我市贯彻《实施意见的通知》,分别制定《包保责任制工作手册》,报送市级领导人手1册,规范食品安全“两个责任”企业信息公示栏,公示包保领导干部主体信息,认真开展人员培训900余人次,编发市级信息简讯21期,各项工作有条不紊高质量推进。二是包保干部督导积极。市、县、乡、村四级包保领导高效落实工作责任,认真掌握本人包保企业基本情况,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多次深入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督导,在现场检查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全市第一季度督导已全面完成。3月份,市食药安委办下发《关于做好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工作督查的通知》,及时建立督查组,对全市7个县区党政领导干部包保B级企业责任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全力推动食品安全重大决策部署有效落实,统筹推进“包保责任制”工作及时落地见效。

以严格食品安全监管为关键点,坚持问题导向,守好安全底线。始终坚持把 “严”的主基调体现在日常监管工作中,严防严控食品生产安全风险。一是生产环节监管持续发力。组织对全市16家抽检不合格企业法定代表人、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和县区监管人员进行集体约谈,科学评定全市286家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风险等级,开展2022年注销食品生产许可证企业“回头看”监督检查和食糖、食用植物油生产企业专项检查,启动食品生产从业人员抽考工作,指导各县区组织辖区企业从业人员积极参考。二是流通环节监管持续推进。按照日提醒、周督促、季排名的方式,快速开展食品快检工作,截至目前完成快检任务28570批次,占全年任务的56.73%。加强对全市18家农批市场的规范化管理,完善农批市场监管系统,逐步提升全市农贸市场建设和管理水平,抓好槟榔、食盐、保健食品等重点领域食品监管,聚力业务培训,提升监管能力。三是餐饮环节监管持续强化。扎实做好元旦、春节期间食品安全保障工作,加强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监管,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餐供应企业进行专项检查,随机抽查42家学校食堂、7家校外托管机构、56家校园周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市场监管、教育等八部门联合召开农家乐和校外托管机构(小饭桌)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座谈会和食品安全提升整治行动,消除食品安全隐患,不断提高安全保障水平。

以打造“食安天水”品牌为着力点,强化示范引领,提升食品安全水平。认真抓好省、市《关于全域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的实施意见》的贯彻落实,推进“食安天水”建设,将示范创建与文明城市创建紧密结合,以示范创建为统领,全面推动食品安全各项改革举措落实到位。一是深入开展“双安双创”示范引领行动。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全域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全域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的实施意见》,持续巩固和扩大示范创建成果,加快推进全域“双安双创”,积极督促秦安县和张家川县完成示范创建工作,指导秦州区顺利通过省级示范城市复审。推动全市食品安全治理能力、食品安全整体水平、食品产业健康发展水平和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二是大力实施“互联网+监管”。充分发挥电子追溯在全程监管中的核心作用,全力推广“陇上食安”一体化智慧监管平台运用,积极加快“互联网+明厨亮灶”“互联网+透明车间”安装使用工作。定期按比例开展网上巡查,加大网上巡查力度,全市共开展网上巡查6708家。督促使用特殊食品抽查考核系统,以陇上食安一体化食品安全智慧监管平台为基础,以“特食抽查考核”小程序为抓手,对全市369家特殊食品经营企业479名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进行抽查考核,通过率96.66%。三是广泛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宣传。通过公益广告、短视频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广泛开展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健康科普知识和制止餐饮浪费等宣传,尤其是近期全省和全市对餐饮经营者和广大消费者发出的厉行节约反对餐饮浪费倡议书进行深入普及,在全市范围内部署开展为期3个月的制止餐饮浪费专项行动,“3·15消费者权益日”活动期间,进行了《反食品浪费法》等法律法规宣传,发放各类宣传资料3000余份。
(新闻来源:天水市质监局 转载:马文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