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来,为打好全年农业生产“第一仗”,天水市农业农村部门以深入开展“三抓三促”行动为引领,充分发挥现代农机装备在春耕生产中的主力军作用,强化农机装备供给、维修保养、技术培训、宣传引导、贮备调运服务,全力助推春耕生产工作。
一是加强宣传引导,确保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落实到位。加快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宣传和实施力度,以保障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推广机具为重点,通过报刊、电视、新媒体等多种宣传媒介,大力开展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宣传,积极引导农业经营主体选机购机,督促各县区敞开补贴、应补尽补。武山县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专用播种机在中央补贴的基础上给予全额省级累加补贴,清水、秦安、甘谷、武山、秦州和麦积6县区对经营主体购置分控式植保机、大豆收获机、2行玉米收获机、大豆割晒机、北斗辅助驾驶系统实施省级等额累加补贴。累计使用中央补贴资金2085.43万元,受理各类农机具补贴申请13016份,补贴各类农机机具13089台套,新增大豆玉米播种机123台。

二是加强沟通协调,确保农机技术指导服务到位。加强与各县区农机服务中心、农机产销企业的沟通协调,组织农机专业技术人员、农机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社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加全省机械化播种质量提升工作培训研讨会、天水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机械化播种技术观摩培训会和全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机械化技术示范暨机具现场演示培训会,各县区也相继组织召开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机具演示培训会。目前,全市已举办各类农机技术培训会10余场次,开展技术指导300余次,培训各类农业新型经营主体4470多人次,发放资料1500余份。

三是多措并举,确保农机装备调度保障到位。为保障农户对春耕生产农机具及零配件需求,积极协调洮河拖拉机制造有限公司对上年度投放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专用播种机进行了改造,利用中央、省级资金新引进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播种机械123台,新增耕整地机械1339台套、种植机械72台套、田间管理机械279台套、种植业废弃物处理设备10台、动力机械128台,开展农机具检修4317台,全市累计投入各类春季生产农机装备6.87万台套,协调农机服务主体与农机散户开展组团春耕作业,协调石油公司开展春耕送油下乡活动,全力保障春耕生产,全市已完成机械耕整地223.2万亩、机播35.63万亩、机灌20.35万亩。

四是强化示范引领,确保春季农业生产质量不断提升。以深入开展“三抓三促”行动为契机,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强农机农艺融合,引进短板弱项机具,围绕小麦、玉米、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生产和特色优势产业重点生产环节机械化生产,全市创建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点28个,投入各类机具330余台套,开展粮食作物全程机械化和特色优势产业重点环节机械化生产示范面积1.45万亩,其中粮食作物8800亩、马铃薯2500亩、果园900亩、中药材1300亩、蚕豆1000亩,为全年农业生产奠定了良好基础。

五是强化项目争取,确保农机化投入到位。深入摸底调研,全面掌握和了解2023年度农机购置补贴资金需求和农机化短板弱项,积极谋划、贮备、申报、争取了一批符合当地发展需求的农机化项目。目前,全市已争取实施丘陵山区粮食作物薄弱农机装备累加补贴试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农机农艺技术集成示范、天水市麦积区果园机械化技术装备集成示范、《2023年中央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等6个项目,落实中央和省级无偿资金1673万元,其中:中央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373万元,省级农机购置补贴资金300万元。

六是加强排查整治,确保农机安全生产监管到位。针对春耕期间机具投入多、使用频繁等特点,为遏制农机安全事故发生,市、县区严格落实“三管三必须”要求,组织人员大力开展农机安全生产大检查、隐患排查治理以及宣传教育、“平安农机”创建等工作,深入农机经销企业、农机专业合作社、种植类经营主体和田间地头开展农机春耕生产安全宣传和隐患排查,发放宣传资料300多份,排查拖拉机210台、微耕机1300多台,现场指出并整改隐患9条,春耕农机作业安全生产得到有力保障。在麦积区花牛镇沽坨村举办2023年全市农机事故应急演练现场会”,镇村道路事故易发地、坡陡弯急路段设置农机安全警示标识牌15套。
(新闻来源:天水市农业农村局 转载:李俊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