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县齐发力 打好组合拳
——天水市迅速掀起果园改造提升热潮

进入3月份以来,天水市以“三抓三促”行动引领推进全市果园改造提升工作,充分利用春季有利时间,采取多种方式,强化工作措施,市县齐发力,迅速掀起全市低质低效果园改造提升工作热潮。截至4月3日,全市已铺开实施整地开挖栽植坑(沟)和高接园整理面积3.1628万亩,完成改造面积2.0878万亩;自育和调运以花牛苹果为主的各类优质果树苗木164.49万株,落实奖补资金1.13亿元,开展线上线下培训137期4.8万人次,创建改造提升示范点22个8798亩。

一、市县协同促推动
3月23日,组织各县区党委或政府负责同志和相关部门、市级专家组成员、果品生产重点乡镇负责人召开全市果园改造提升工作现场推进会,并实地参观了秦安县和麦积区改造提升示范点。各县区通过观摩互相学习交流经验,取长补短,进一步拓展了工作思路,极大地调动了果园改造提升积极性。3月28日,麦积区和秦州区分别组织召开全区果园改造提升“比学赶促”现场推进会,由区领导带领果园改造提升实施乡镇负责人观摩各乡镇重点示范点,现场汇报工作进展,总结点评特色亮点,查阅资料评比打分,让实施乡镇和主体切实感受到了果园改造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营造了争一流、创先进,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二、抓点带动促引领
大力倡导“集中力量办点、示范带动全局”的方式,推广“龙头企业+基地+农户”“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麦积区花牛镇马家湾果园改造提升示范点2004年前后栽植的750亩花牛苹果园已经进入衰果期,今年进行集中连片挖改,通过品质改良推行宽行机械化省工省力栽培模式,为全镇老果园改造提升提供了可复制、可借鉴的经验,树立了样板。马跑泉镇北坡梁改造示范点地处麦积区城郊南山苹果万亩基地的核心示范区,镇政府抢抓果园提升奖补政策机遇,目前已经完成445亩老旧果园改造,通过挖除老树,土壤改良、优质苗木定植和浇水覆膜措施,果园面貌焕然一新。
三、把好关口促质量
充分发挥市县两级专家组和服务队职能作用,狠抓技术培训,解答疑难问题,把苗木品种质量作为第一首要关口,真正以良种壮苗保证改造提升质量。严把开挖整地、土壤改良、栽植浇水、后期管护四道关口。秦安县在魏店镇陈庄村果园改造提升千亩优质蜜桃示范点,采用统一规划、统一放线、统一栽植的技术措施,更加规范了建设质量。麦积区实现“户户有技术明白人、十亩有带头人、百亩有示范户、千亩有土专家”。紧盯果园改造各个环节,规范技术流程,严把技术标准,每一项技术措施落实到位,确保整一亩活一亩、建一片成一片。严把验收关口,严格执行“一测二看三查四公示五审核六兑付”程序,一是测面积准不准,二是看措施实不实,每个环节都保留照片等印证资料,三是查成活率达不达标,四是镇村有无公示,五是审核软件台账资料是否健全,六是按照核查情况据实兑付奖补资金,确保改造过程真实、程序严谨、资金使用规范。

四、抢抓时节促进度
当前,全市抢抓春季改造提升的黄金时节,市县乡(镇)等各级政府和部门不断强化协作配合,层层靠实工作责任,全面落实行政、技术双包抓责任制,建立了县级领导包乡镇、乡镇领导包村和技术人员包片抓点机制,市上定期调度通报工作进展,以统筹高效的机制制度,全力促推工作进度。甘谷县利用村办合作社的农机专业服务队,在大石镇、谢家湾乡等主要果园改造提升示范点,采取统一全园深翻、开挖丰产沟等措施,有效缩短了建设进度。
五、立足县域促特色
各县区在抓好以苹果为主果园改造提升的同时,根据各自果品传统优势,注重突出地方特色。秦安县将蜜桃、花椒纳入改造方案,扩大秦安蜜桃、花椒面积。今年创建蜜桃改造提升示范点6处,推行宽行支架式Y字树形高效改造提升栽培模式2830亩。麦积区在新阳镇、社棠镇等葡萄种植重点乡镇择优引进阳光玫瑰、妮娜皇后、蜜光等新优品种,大力推行葡萄挖改。秦州区目前已经完成大樱桃改造面积700多亩。
(新闻来源:天水市农业农村局 转载:李俊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