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来,天水市把开展果园改造提升工作作为实施果品产业迭代升级工程的头号任务来抓,以开展“三抓三促”行动为契机,从谋划、培训、奖补、服务等四个方面精准发力、抢先抓早、大干快上,迅速掀起全市果园改造提升工作热潮。
一是坚持早谋划统筹推进。在市委农村工作会、全市农业农村局长会上对果园改造提升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明确目标任务,靠实工作责任。在去年摸底调查的基础上,组织县区、乡镇再摸底、再核实,切实把任务落实到县区、乡镇、村组和新型经营主体。将果园改造提升工作纳入全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考核和市级对乡镇农业农村重点工作督查考评范畴,建立调度通报制度,及时通报工作进展,总结经验做法,协调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督促县区提前做好建设地块规划、优良品种苗木选择和调运等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已落实果园改造提升面积3.5万亩,占年度计划任务的175%,涉及全市59乡镇268村,完成开挖整地和高接园整理面积2.21万亩,自育或联系订购苗木142.7万株。

二是坚持全方位培训宣传。抢抓春节后农闲时节,举办全市果园改造提升奖补政策宣讲解读和技术培训班,即邀请国内知名果品专家与市级专家组深入7县区巡回开展技术培训7期1300多人次,面对面向种植大户、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及广大果农宣传奖补政策,培训改造技术,现场释疑解惑。引导带动县区分区域、分层次举办果园改造提升技术培训61期6660人次,线上参训3.6万人次,累计发放技术资料5000多份,营造了全面铺开、广泛参与、合力推进的浓厚氛围。

三是坚持分类型真奖实补。坚持立足实际、注重实效、先建后补、严把标准,对以富士苹果为主的立柱式矮砧密植栽培、以花牛苹果为主的乔砧短枝宽行高效省工栽培、大樱桃新优品种宽行省工栽培和新优品种高接换优改良等四种改造提升模式,分别按0.1—0.8万元/亩不同的标准进行奖补,有效激发了果品企业、合作社和广大果农参与果园改造提升的积极性主动性。目前,全市已从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中安排果园改造提升奖补资金1.1亿元。

四是坚持双包抓强化服务。抽调市果树研究所专家及果业部门技术骨干组成果园改造提升工作技术服务队,全面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各县区建立落实由农业农村部门主要领导包抓乡镇、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包抓村、果业技术骨干包抓重点片区的行政、技术双包抓责任制,下沉基层一线,全力抓进度、抓质量、抓服务、抓落实,积极创建高质量、规模化果园改造提升示范点。预计春季将完成年度计划任务的80%以上。
(新闻来源:天水市农业农村局 转载:李俊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