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系列报道之“执法监管篇”
优化监管方式 提升执法效能
全力服务保障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2022年,天水市紧密结合生态环境执法工作实际,深入开展各类专项执法行动,进一步健全完善生态环境执法工作机制,持续提升监管执法效能,助力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一是坚持问题导向,深挖细查各类环境问题。集中3个月时间重点围绕5个方面10类问题,扎实开展2022年全市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治,创新开展“点穴式”督查、生态环保重点工作督导检查,排查出各类问题397个,已整治完成381个,有效防范化解生态环境风险隐患,着力减少问题“存量”、遏制问题“增量”。
二是突出专项整治,持续加大执法力度。完成全市黄河流域352个入河排污口整治及长江流域108个入河排污口现状调查。联合开展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和重点排污单位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发现整改问题38个。全年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83件,罚款454.077万元,实施查封4件。受理各类环境信访投诉363件,规定期限内办结率100%。
三是优化监管方式,服务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印发《天水市生态环境保护网格化监管实施方案》,构建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网格生态环境监管体系。将63家企业纳入正面清单动态管理,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日常执法检查,抽查检查对象400户,发现并整改隐患问题39条,对首次且轻微违法的16家企业采取行政指导、43家企业采取行政告诫,1家企业从轻处罚,有效落实包容审慎监管措施,体现执法“温度”。
四是强化执法练兵,持续提高执法效能。深入开展“全年全员全过程”执法大练兵活动,认真开展“五个一”活动,每半月开展一次典型案例分析,举办两期执法案件及案卷观摩会,开展执法大练兵现场比武。加强移动执法系统使用,全年上报执法检查记录3807 条,全省排名第2 ,执法人员活跃率100%。
五是狠抓队伍建设,不断提升能力素质。深入开展全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队伍作风能力专项整治,配发制式服装178套,配置执法车辆5辆。开展市、县(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人员业务培训及队列训练,强化业务培训,外塑形象、内强素质。积极推进生态环境执法机构规范化示范创建工作,着力打造规范化建设“样板间”。
下一步,天水市将持续抓好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坚持全年、全员、全过程练兵,严格落实各项执法制度,不断优化执法方式,加大执法力度,加强日常监管,持续提升执法效能,为建设区域中心城市、推动生态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提供有力执法保障。
(来源:天水市生态环境局 转载:康翠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