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8日上午,在天水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天水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三场新闻发布会上,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王宏玮就市场监管领域疫情防控工作开展情况回答记者提问。
记者:请问针对当前天水疫情防控形势,市场监管部门在加强进口冷链食品、药械等重点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以及督促重点场所落实疫情防控措施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王宏玮:本轮疫情发生以来,全市市场监管部门迅速激活应急机制,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和市场监管各项工作。一是持续强化冷链食品管控。严格执行提前报备和总仓管理规定,坚持“三专、三证、四不”管理要求,严格落实进口冷链食品生产、流通、销售全程防控和追溯管理,强化“人、物、环”同防同检,持续加大冷链食品特别是进口冷链食品经营风险排查整治力度。7月11日以来,排查冷链食品经营企业181户次,冷链食品和果品核酸检测3001份(其中从业人员2429份、冷链食品及环境572份),检测结果均为阴性。二是突出抓好药械安全监管。严格落实“四类”药购销实名登记和信息报告制度,进一步强化防疫药械质量安全监管,督促零售药店将“四类药”销售信息同步推送所在街道、社区管理,充分发挥零售药店的“哨点”作用,做到药品销售流向可查、信息可溯。7月11日以来,共检查药械经营使用单位1217户次,监测统计到全市销售“四类药”9.21万盒(瓶)。三是加大重点场所执法力度。紧盯餐饮单位、商场超市、农贸市场等人流密集场所,加大执法巡查力度,督促指导市场主体严格落实测温、扫码、验码和佩戴口罩、“一米线”等候、清洁消毒、通风换气、人员登记等疫情防控措施,对落实不力的予以约谈告诫、曝光警示,坚决阻断疫情传播风险。秦州、麦积、秦安、清水四个县区局对43户疫情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的市场经营主体予以曝光。7月11日以来,累计出动执法人员4761人次,检查餐饮单位、药械经营使用单位、商场超市、农贸市场等市场主体9897户次,责令整改24户、停业整顿10户。
记者:疫情防控期间,群众对市场供应、商品价格高度关注,请介绍一下市场监管部门在稳定物价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王宏玮:为做好稳价保供工作,全市市场监管部门坚持上下联动、主动作为,进一步加大市场巡查力度、强化执法监督。一是加强市场价格监测。在积极采取市场巡查、约谈商超负责人等行政措施的同时,对重点大中型超市和蔬菜批发市场销售的20种蔬菜价格进行跟踪监测,加大对肉类、豆制品、蔬菜等生活必需品价格监测频次,为有效开展价格执法检查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是加大监管执法力度。围绕米、面、油和蔬菜等生活必需品稳价保供,加大市场巡查力度,密切关注市场物价,严厉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有效保障市场价格平稳。督促指导市场经营主体增强社会责任感,切实加强价格自律管理,着力规范疫情防控期间市场价格行为,自觉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三是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充分发挥12315消费者投诉举报平台作用,积极回应社会关切,着力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7月11日以来,共受理消费者投诉举报49件,并及时进行了核查处置。四是全力做好稳价保供工作。联合市商务局发布了《疫情防控期间稳价保供提醒告诫书》,进一步加强线上线下价格监测,及时发现和纠正价格违法行为,着力规范疫情防控期间市场秩序。
(新闻来源:天水市市场监管局 转载:李俊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