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是宣传思想工作守正创新、开拓新局的重要举措,是盘活基层、打牢基础的重要改革,是新形势下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领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抓手。近期,我市各县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充分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扎实开展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宣讲活动,掀起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热潮,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和各项方针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
甘谷县:宣讲宣传有特色 全会精神入人心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召开后,甘谷县紧盯七个“讲清楚、讲透彻”,及时组建全覆盖宣讲队伍,不断创新宣讲方式载体,充分运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基地)阵地,分层分类、集中有序开展分众化、差异化、精准化宣讲,推动全会精神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人心。

整合资源,打造宣讲队伍。坚持以上率下、面向基层、广泛覆盖、讲求实效原则,从全县范围内筛选政治修养高、身体素质好、表述能力强、参与热情高、社会影响好的“五老”人员、专家学者、先进模范、青年代表等人员,及时组建先进模范人物宣讲团、县委宣讲团、县委讲师团、校园宣讲团,整合形成骨干“四团”;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基地)、各学区各学校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分别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队和“小小红色领讲员”两支队伍,形成了“两队四团”特色宣讲队。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结实际,精心遴选政治素质好、理论水平高、宣讲能力强的精干力量,组织成立基层宣讲队伍,在村(社区)、党外人士、“两新”组织、县属企业中举办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推动全会精神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县委教育工委、团县委组建校园宣讲团、青年讲师团,积极开展面向青少年的宣讲活动,在广大青少年群体中兴起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热潮。各级各类宣讲队按照专题场和综合场相结合的思路办法,深入各行各业各系统,运用灵活多样的形式,采取鲜活生动的语言,与党员干部群众一道学原文、听事迹、讲感受、谈体会、说变化,切实凝聚全县人民起航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磅礴力量。

创新形式,增强宣讲实效。从“课件宣讲”到“互动宣讲”,从“会场宣讲”到“村头宣讲”,从“院落宣讲”到“田间宣讲”。各级宣讲队结合党员干部群众实际需求,精心策划实施“板凳课”“炕头会”“庭院学堂”“广场讲堂”等系列宣讲活动,主动下沉宣讲课堂,把课堂搬到楼栋社区、文化广场、农家院落、田家地头,组织基层干部群众坐在小板凳上促膝而谈,用朴实生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六中全会精神送到群众心头,让党员干部群众听得懂、记得住、忘不了。目前,先后组织开展各类宣讲课1200多场次。从村干部、老党员、致富带头人等人群中选拔出的一线宣讲员,他们是传播党的声音的“传声筒”,也是将宏观政策化为微观事例的“翻译官”,他们与劳作的村民一道畅谈全会精神学习感悟与体会,共话乡村振兴的美好前景,通过面对面、心贴心的分众化宣讲方式,把全会精神“讲细”“讲活”“讲实”,加深基层百姓对党的百年奋斗历程的理解,打通全会精神宣讲进基层的“最后一公里”。

广泛宣传,营造浓厚氛围。按照“既形成声势,又深入人心”的原则,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基地)思想建设主阵地、文化建设主战场、文明传播主渠道作用,在媒体重要版面、重点时段开设专题专栏,及时转载中央、省级、市级媒体重点稿件,策划推出有创意、接地气、传得开、效果好的图解和微视频等融媒体产品,深入宣传六中全会精神。组织新闻记者深入基层一线,采编鲜活新闻,大力宣传社会各界对全会的热烈反响,反映全县上下自觉运用全会精神推动工作的生动实践。充分利用广播、宣传栏、公益广告牌、LED显示屏等宣传载体,在城区主干道、客运车站、商家店铺、旅游景点、出租车辆等重点醒目位置,悬挂投放六中全会精神宣传标语,做到公共交通广宣传、公共屏幕广传播、醒目位置广覆盖、办公区域广发布。至目前,累计举办各级各类宣讲报告会200余场次,播发各类新闻信息1200余条,制作悬挂宣传标语900余条,在全县营造了浓厚的学习宣传贯彻氛围。(甘谷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供稿)
(天水在线编辑:陶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