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红色文化 传承红色基因
努力推动天水地方党史传承和红色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
吴和平

天水,古称秦州,历史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在8000多年的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伏羲文化、大地湾文化、秦早期文化、麦积山石窟文化和三国古战场文化等“五大历史文化”,天水人民在党领导下进行伟大革命斗争中孕育的革命红色文化,都蕴藏着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展示着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精神标识。
一、 天水是一片红色土地
天水多发革命史实和红色事件。天水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也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早在1924年,革命的火种就由中共早期党员葛霁云等革命先驱播洒于这片热土,有了党的组织和革命活动。特别是1935年8月至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中红一、二、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先后途经天水秦州、麦积、甘谷、武山、秦安、清水6县区达57天,广泛动员人民群众积极开展革命斗争、建立苏维埃地方政权,有近3000名优秀的天水儿女参加了红军。新中国成立后,天水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使天水从一个积贫积弱的小县城,逐步发展成为一座区域性现代化城市。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形成了宝贵而丰富的党史资源,是新时代学习党史、新中国史的生动教材,是我们讲好天水红色故事的可贵素材。
天水多有革命遗址遗迹和战斗足迹。有红一方面军鸳鸯镇渡渭河旧址、红二方面军磐安镇渡渭河旧址、红四方面军九十一师师部旧址、红二十五军新阳镇渡渭河旧址、红二十五军军部旧址、陇东新解放区第一个人民政权旧址、毛泽东长征费家山旧居、徐向前率部途径甘谷指挥部旧址、王震率部过马鹿镇白杨村旧址、秘密党组织武装领导人柴宗孔战斗旧址、红一方面军长征强渡渭河纪念碑、红军师长张辉烈士墓、石马坪烈士陵园、青龙观烈士陵园、甘谷烈士陵园、邓宝珊将军纪念亭、陇渭工委委员郭化如烈士纪念碑等50多处革命遗址遗迹。这一处处红色革命遗址遗迹,就是一座座丰碑,为后人留下了一笔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也是具有天水特色的红色文化品牌。
天水多出革命活动者和红色人物。有党早期的革命活动家葛霁云,有曾任红军和抗日联防军团长、兰州军区司令员、中将的徐国珍,有二十年代起与党真诚交往、为北平、绥远和平解放立下卓著功劳、被毛泽东称为“西北人望”的爱国将军邓宝珊,有为革命做出突出贡献的党的秘密组织工作者张雅韶,有秘密党组织武装“西北人民自卫军”总指挥、抗日救国军甘肃省第二路司令员柴宗孔,有天水农民运动领导人王承舜,有甘南农民起义领袖、安远镇秘密党组织领导者、陇渭工委委员郭化如,有中共党员、北伐军中将师长、国民党代六军军长胡文斗,有周恩来随从副官、天水秘密党组织陇南临时工委书记董邦,有张家川秘密党组织创建者、陇南工委委员、中共清水县委书记、第七、八、九届全国政协常委沈遐熙,等等一批红色代表人物。这些革命先辈和爱国志士,用青春、鲜血和生命在天水大地上书写了为追求民族解放、国家独立而进行的艰辛悲壮的革命历史,留下的革命精神和革命足迹弥足珍贵。
二、大力传承红色文化
天水革命史实、红色遗址遗迹和红色人物故事,从一个侧面见证了中国革命历史发展轨迹,更是传承红色文化的精神载体。多重温这些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添更多正能量。要深入挖掘天水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好红色旅游资源和产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记初心使命,延续红色记忆,传承红色文化,开发红色资源,助推天水文化旅游首位产业发展,谱写天水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一)积极组织开展天水地方党史学习教育。要引导我市党员干部弘扬我们党的伟大革命精神,包括在天水这片红色土地上孕育发展形成的革命精神。从党的优良传统和崇高品德中汲取力量、赓续血脉,让红色精神和红色基因代代相承,鼓足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以钉钉子精神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扎实推动各项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奋力跟上全国全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进程。
(二)积极融入甘肃长征国家文化公园“三线、三区、八节点”建设体系。要充分利用天水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及党史、长征相关遗迹,积极融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甘肃段) 建设,加紧编制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甘肃-天水段)规划, 深入挖掘天水长征文化旅游资源,梳理具有突出意义、重要影响的长征沿线文物及相关文化资源,加强天水长征精神的系统研究,整理一批天水红色记忆相关重要人文、文字、图片影像等资料,积极构建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天水段)重要节点,集中塑造天水长征精神重要标志,实现天水长征精神、红色文化的传承,彰显红色革命文化的影响力,为天水长征文化保护及传承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三)保护建设天水红色遗址遗迹。天水保留下来的红色革命遗址遗迹,大部分都没有修缮,破损严重,红色故事也没有整理、利用,要加大修缮、整理、保护力度,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维修,分批确定为省、市、县区红色教育基地,切实达到红色教育基地和资政育人作用。
(四)规划建设葛霁云干部学院。葛霁云是天水籍中共早期党员,是中国革命的先驱者,以葛霁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中国革命特别是天水地方党组织的革命、建设、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我们应弘扬传承他们无私无畏、英勇奋斗、前仆后继的革命精神,牢记初心使命,让一代代中华儿女明白今天的美好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因此,建议规划建设葛霁云干部学院,培训轮训各级党政干部。(作者吴和平:系中共天水市委直属机关工委干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