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点发力抓引领 分层推动促提升
天水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有声有色
近年来,天水市文明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为主题,坚持立德树人、守正创新,广泛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主题实践活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紧扣“一个主题”,着力弘扬主流价值。按照《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要求,发挥牵头协调作用,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主题贯穿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全过程、各环节,教育引导未成年人从小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落地生根。

二、运用“两大阵地”,切实推动德育建设。一方面,督促两区五县和市教育部门重点抓好校园心理咨询室、家长学校、乡村学校少年宫等校内阵地建设。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各县区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青少年活动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和各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公共场所,在课余和节假日时间开辟未成年人德育建设“第二课堂”。同时督促市文化旅游、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整治校园周边环境和网络环境,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三、突出“三位一体”,构建多重教育体系。发挥学校主渠道作用,在全市800多所学校深化文明校园创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开设精品德育课程,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校园。发挥家庭课堂的基础作用,以“文明家庭”为重点,组织开展“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等活动。发挥社区平台的联接作用,开展各类文体教育和志愿服务活动,引导未成年人在社会实践和生活体验中增强道德观念。

四、注重“四个引领”,营造健康成长环境。一是抓实践。充分利用传统节日、重要节点,组织全市中小学校开展“网上祭英烈”“童心向党”“向国旗敬礼”等形式多样的教育实践活动2000余次,学生参与率90%以上。二是抓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组织书法名家和各级书协会员到学校开展书法讲座和艺术展示60余次,参与师生达20000人次;协调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50余场、戏曲讲座20余场,受教学生达40000余名;组织中小学校广泛开展中华经典诵读、优秀童谣传唱等活动,征集原创童谣1000多篇。三是抓榜样。评选、表彰“新时代天水好少年”65名,推荐“新时代甘肃好少年”10多名,为未成年人树立身边榜样,引导他们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四是抓舆论。坚持新闻宣传和社会宣传、网上宣传和网下宣传相结合,今年在天水日报、天水广播电视台、天水文明网、天水在线等媒体宣传报道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信息100多条,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天水在线编辑:陶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