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逆行于抗疫的征途,胸膛早已系上悬壶济世之情,从祖国召唤的那一刻起,我就做出了不计生死的决定。
——题记

我握住失血的夕阳,把萌动的恻隐之心,裸露在荏苒的光阴中,宅家的时光,有着许多柔软,剔除恐慌、忧虑和担心。匆匆逆行的脚步,把活着的意义蕴藏在无畏和勇敢里。
2020年6月12日,因个人请战和受天水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的派遣,我和三名同事赴兰州新区开展归国人员集中隔离筛查工作,这是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我第二次参加抗疫工作!
没有轰隆的炮声,没有密集的枪声。原以为这是职责,没想到这是战场,虽无硝烟,却系生死!
走在隔离区冰凉的地板上,不同寻常的静,让人格外的心慌,四壁的惨白加上防护服的白,足以让人怀疑,昨天的这里是否还有过色彩。
尽管有着36天的抗疫工作经验,但时隔三个月第一次穿上防护服仍感到密不透风的缺氧,戴上双层手套时对精细操作掌控的无力,被防护服、护目镜、口罩压力摩擦导致鼻梁、耳朵多处的刺痛和破损。但当看到我们的同胞行囊满满、风尘仆仆、身心疲惫历经十几个小时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他们中有人热泪盈眶,有人颤抖不已。此刻,我们就是他们的家人,一句“欢迎回家”应该是最稳当的安全感。那一刻仿佛各种不适悄然隐去,七八个小时的坚持是守望相助的责任和义不容辞的使命担当。
厚厚的口罩下你也许未曾看到我的脸,但我从你的眼中,看到了对生命的渴望,这是我挺身而出的理由,也是我咬牙坚持的动力。
生命对每个人都只有一次,远离危险是人的本能。抗疫任务严肃艰巨,在酷暑里连续七八个小时的工作,对人的精神、毅力、耐力及体力都是一次严峻的考验。参与到抗疫工作中的每位同事无一例外的都承担着繁重业务、工作任务和沉甸甸的家庭责任等多重压力。但他们的牺牲、勇敢、奉献、善良和爱,一次次鲜活的展现在我面前,我的心灵再一次受到如此高尚道德生活的强烈冲击,我的心灵再一次感受到如此但当道德义务责任的情感体验,我因为崇高的人性之花的盛开而再次强烈地感受到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我们一直在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仿佛是一个很大的话题,关键是用什么来检验“初心”,检验“使命”?其实,人这一辈子能够经历的大事件不多。作为一名医护工作者“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好平凡的工作,也许就是初心,就是使命最恰当的鉴定!
都市生活不是只培养慵懒,和平年代也不缺乏血性。疫情像黑天鹅的翅膀冰冷的掠过我们的家园,我们在温暖阳光与丑恶阴暗博弈中,守望与愤慨、尊敬与鄙视、感叹与反思。我们身着沉重盔甲并肩作战,为消除疫区的疫情竭力坚守。没有人不怕死,只是穿上防护服的那一刻,肩上便只剩沉甸甸的责任。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31天过去,今天站完抗疫工作的最后一班岗,安心等一场期盼已久的重逢。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明天的我们依旧会站在繁华的街角看四周山河无恙。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我愿意为你,挡在疫情之前。
谨献给战斗在一线的医护工作者。以为纪、以为念。
(天水在线编辑:李俊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