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盯产业振兴 助力脱贫攻坚
全市优质果品基地建设进展顺利

近年来,市农业农村局和市县果业部门以产业扶贫和“4+2” 农业产业振兴行动为总抓手,按照“因地制宜、适地适树、规模发展”的原则,整片整带整流域规模化推进优质果品基地建设。2018年至今年上半年,全市共建设优质果品基地48.7万亩,其中带动贫困户建园19.9万亩。特别是今年开春以来,全市紧扣市委、市政府产业振兴和国土绿化建园的总体要求,不断加大优质果品基地建设力度,截至目前,全市已新建果园9.64万亩(其中贫困户建园3.99万亩),占全年建园任务8万亩的121%。其中:苹果0.85万亩,葡萄0.015万亩,梨0.33万亩,大樱桃 0.75万亩,核桃0.15万亩,花椒7.42万亩,桃0.13万亩。全市新建千亩以上规模基地34处。
今春果树建园工作呈现以下主要特点:一是工作责任“实”。各县区和重点建园村镇,提前摸底调查,及早动员部署,严格细化量化任务,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确保了果树建园工作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开展;二是规划留地“早”。对春季建园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本着因地制宜、适地适树、适地适种的基地规划原则,打破地界限制,进行统一规划,详细编制春季果树建园实施方案,提前做好苗木、地膜准备工作,为建园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三是技术服务“全”。技术干部深入田间地头,对每个建园点从整地、打点放线、苗木选择、栽植、覆膜、浇水等各个环节全程进行技术指导。同时在果园综合管理中全力落实历年建园的补植补造、松土、除草、施肥、覆膜、套种、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指导工作,进一步巩固了建园效果;四是宣传培训“强”。充分利用田间地头和手机短信微信等各种媒体,多形式深入宣传相关政策和果树建园技术。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开展技术培训,做到了抗击疫情和复工复产两不误;五是苗木质量“严”。提前积极联系订购苗木,确保建园苗木充足。严格实行“一招标、二考察、三合同、四验收、五建档、六追溯”的苗木调运管理机制,严把苗木质量关确保建园苗木的质量;六是建园形式“多”。积极推行政府扶持、项目带动,企业、大户土地流转及组织群众建园的机制,形成建园形式多样,共建果园的良好氛围;七是建园质量“高”。为保证苗木成活率,县乡村组共同把关,选择专业工程队签订建园合同,开展集中连片专业化、规模化建园,提高了建园质量。八是督促检查 “严”。市、县成立督查组,随时跟踪,抓督查,促推进,及时解决建园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保障建园顺利进行。

下一步,全市果业部门将对今春新建园苗木成活情况进行全面核查,对缺苗、死苗在秋季建园时及时补植补栽,确保“栽一片,活一片”的同时,提前谋划秋季建园,做好秋季建园规划,预留地块,提早联系苗木。正确引导农户合理间作套种,确保苗木正常生长,增加幼树期经济收入。同时,将继续加大技术培训力度,根据不同树种管理要求,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形式,广泛推广普及果园管理技术。
(天水在线编辑:陶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