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色永不褪 争当战胜疫情排头兵
——记阻击疫情中勇立排头的退役军人夫妇张晓良和秦玉荣
一个平凡家庭的不凡事迹,引来了众人的注目,大家无不为这对退役军人夫妇翘大拇指点赞。这对勇立战胜疫情排头的夫妇,就是张晓良和秦玉荣,是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一线的“黑猫警长”和“白衣天使”。作为退役军人,这对夫妇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若有战、招必回”的庄严承诺;作为一线工作者,这对夫妇用责任和坚守为生命和希望筑起了长城;作为共产党员,这对夫妇坚守初心,牢记使命,不顾安危,冲锋在前,是生死线上的最美“逆行者”。

丈夫:刚毅果敢 勇挑重担
不论戎装在身与否,张晓良本色不变,早已将个人梦想融入国家事业,将人生意义定位于谋求人民福祉。
张晓良,1994年在部队入党,曾荣立三等功,获得“昆仑卫士”的光荣称号。1996年分配到天水市公安局秦州分局,先后在西关派出所、北关派出所工作,并由于破案、追逃荣立“三等功”,2014年至今任天水市公安局秦州分局藉口派出所所长,荣获“2016年度秦州区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张晓良为人耿直,不苟言笑,作风果断,做事认真,带着军人特有的气质和干练。忙碌繁重的工作沧桑了面容,黝黑了皮肤,花白了鬓角,但凭着老兵的执着和坚持,张晓良圆满完成了各项使命任务,得到领导同事和群众们的一致好评。

疫情发展后,张晓良第一时间返岗归队、开展工作,藉口镇是秦州区西行的交通主干道,村庄分布广、过往车辆多、人口流动性大,疫情防控任务艰巨、局面复杂。张晓良和同志们坚守岗位,不分昼夜,进村入户,带头开展疫情排摸、核查举报、防疫常识宣传、相关人员管控等工作。时常加班加点忙至深夜,甚至几天几夜不回家已成了防疫阻击战的工作常态。有的村民打电话,说孩子不小心碰伤了头部,为了不让沿路多个监测点,反复排查延误治疗时间,张晓良骑车匆匆赶到三公里外的现场,对车上的四人进行了检查登记并协调通行;有的村上又上报一名从武汉归来村民的情况,他立即赶到该村,询问了该村民在武汉哪个地方打工?何时回来?乘坐哪个车次和车厢?回来后又与哪些人有过接触?去没去过饭店吃饭?感觉身体状况如何?都做了详细记录。在一天工作结束之前,他又电话联系镇、村干部和防保员对武汉归来人员检测体温,密切注意他们的身体状况。村上的劝返防护宣传,遇到了“扯皮”的事,他就要去制止、去劝说、去疏导。面对细致复杂的防疫任务,张晓良表示:危险是警察的本职属性,逆行是我们的标准动作,作为一名受党教育多年的退伍老兵,他更要带好头、尽好责。

妻子:爱岗敬业 奋勇争先
“爱和奉献是护士的天职,病人满意是工作的标准。”这是秦玉荣医护团队的座右铭。
秦玉荣1993年从部队复员,1995年到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工作,200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18年至今任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第15党支部副书记、胸外科护士长。秦玉荣虽然为人和善,乐观大方,但在工作上却认真严格,一丝不苟,在急诊科工作的二十余年里,她时刻用一名老兵的标准要求自己,从护士到护士长,无论身份角色如何变化,她总是坚守职责,冲锋在前,曾荣获“甘肃省急救大赛优秀带教老师”“市卫生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疫情爆发伊始,秦玉荣积极响应组织召唤,主动请缨,踊跃报名,要求加入甘肃医疗援助队驰援武汉。农历正月初三晚,秦玉荣赶赴兰州,经过短暂的培训后,赴武汉在市中心医院参加一线救援工作。护理工作危险繁重,长期直接工作于肺炎患者口腔分泌飞沫中,为了延长护理时间,她缩短吃饭和洗漱时间,剪掉心爱的长发,把挤出来的时间留给最危重、最急需护理的患者;为了节省防护服和防护用具,工作时间她坚持尽量不喝水少吃东西,整天穿着纸尿裤工作,尽可能的为国家节省医疗防护物资;为了坚定患者战胜病魔的信心和决心,她在无微不至做好护理工作的同时,通过嘘寒问暖、谈家长,把爱心传递给每一位患者。这些天来,被口罩勒到破皮的脸颊,被汗水浸到泛白的双手,手术室外席地而眠的身影……都是秦玉荣与时间赛跑、跟病毒搏击的真实写照,都是一位老兵直面生死时的无畏、坚韧和奉献。
一家人:天各一方 共克时艰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不期而遇新挑战、突如其来新考验,张晓良、秦玉荣夫妇,一个坚守基层一线,一个星夜驰援武汉,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若有战、招必回”的誓言。

然而在这庄严承诺的背后又有多少付出和努力?多少心酸和苦楚?多少悲欢和离合?在女儿张逸帆的记忆里,除夕夜一家3口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的次数屈指可数。父亲总有忙不完的事,操不完的心,每次通电话也是匆匆忙忙,唯一一次休假也是为送自己去上大学。母亲长期工作在急诊一线,与时间赛跑,跟死神抢人,早出晚归、半夜出诊也依然是生活常态。虽然工作辛苦、聚少离多,但从部队里积淀的本色、升华的境界、铸就的刚强,始终让一家人保持着昂扬向上、积极乐观的心态,共同的从军经历也让彼此多了一份理解宽容、心有灵犀。零点以后的一声“晚安”,触景生情的一丝悸动,还有那听到对方消息的喜悦与不安,都变成了一根根红线把两人紧紧地缠在一起。乖巧懂事的女儿张逸帆也从小受父母的熏陶,虽有埋怨和不解,但也全力支持父母的选择,因为她知道,正像是父亲的教诲一样:“有国才有家,只有国平安,才能万家欢”。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晓良、秦玉荣夫妇虽千里相隔却心意相通,虽岗位不同却目标一致,因为共同的理想他们走到了一起,又因相同的目标和信念,他们天各一方。这种“舍小家、为大家”奉献精神看似伟大,其也“平常”,因为“忠诚、担当、忘我”的初心早已随着军旅家庭特有的基因融入到张晓良、秦玉荣夫妇各自的血液中。“白衣天使”秦玉荣的父亲也是一名军人,在部队服役了30多年,老人时常教诲子女“我们是军人家庭,大家都经过部队的锻炼、磨砺,受到国家的教育,并且我们一家都是党员,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只要党和国家需要,大家一切服从安排,这也是军人、是党员应该做的。” 正是这种与生俱来的英雄品质,造就了张晓良、秦玉荣夫妇面对抉择时的义无反顾和从容淡定。
一场战役,两个战场。张晓良、秦玉荣夫妇二人以对党、对国家、对人民、对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齐心奋战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他们也是千万优秀退役军人的缩影,虽然退役多年,但忠诚不变,初心不改。而退役军人身上所展现出的忠诚果敢的担当精神、执着苦干的奋斗精神、朴实无华的奉献精神,也必将是我们战胜病魔、夺取胜利的法宝!
(天水在线编辑:陶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