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风建设年”活动开展以来,市质监局紧扣自身工作职能,把加强校园及周边质量安全监管,提高学生和家长质量意识作为作为转变作风、服务民生的重要抓手,通过深入开展校服质量专项检查、强化市级监督抽查、开展群众性质量活动等多项措施,不断巩固和加强校园质量安全防线,有力维护了学校师生和广大家长合法权益。
一是抓好重要时间节点专项检查。春节开学季,市质监、教育、工商等多部门组成联合检查组,对15所中小学校,5家校服生产企业的中小学校服进行了专项检查。9月秋季开学之际,市纤检所联合秦州质监分局对天水师范学院等4家高校周边经销的棉被棉褥等床上用品填充物及面料进行了专项检查,现场查扣涉嫌填充“黑心棉”的棉被棉褥11床。
二是加强校服产品市级监督抽查。按照《2018年天水市产品质量市级监督抽查计划》,前三季度共抽查检验校服产品20批次,经检验16合格批次,4批次不合格,合格率80%。对生产领域的不合格校服产品,及时委托县区质监部门依法进行了处理,对流通领域的不合格产品移交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进行处理。
三是持续做好消费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开展消费品质量安全“进校园”活动“回头看”。对全市12个校园消费品质量安全风险信息监测点进行了巡查,加强与12名风险监测员的联系,及时掌握消费品质量安全风险信息,向各学校发放质量安全宣传资料1000余份,并通报了涉及学校的消费品质量安全监管信息。
四是深入推进群众性质量活动。对全市中小学30余名“小记者”开放实验室,介绍黑心棉的危害和辨别方法以及中小学生校服的标识规范,提高质量认知和防范意识;将相关质量教育科普读物编入中小学课外读物目录,传授各种质量安全意识,不断提升青少年质量教育的普及率;在逸夫中学开展了“阳光纤检进校园”,在天水市兰天幼儿园开展“阳光纤检进幼儿园”,向广大师生详细讲解了纤维质量基本知识,以及校服、被褥等纤维制品质量的辨别和选购常识;现场对合格与不合格纤维制品样品进行了对比展示,供师生观摩学习。此外,市质监局还结合“质量月”“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等宣传活动,深入校园大力宣讲质量理念,普及质量常识,营造了浓厚的校园质量安全氛围。
(天水在线编辑:李俊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