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向科研的“高精度”
——记天水电气传动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高精度特种电源研发团队

在天水,有这样一支科技研发团队,他们多年奋斗在科研生产一线,在重离子研究装置的大功率高精度特种电源装置等方面,打破国外科技垄断,使高精度特种电源实现中国制造;他们经常身处高电压、大电流以及大量电磁辐射的环境,只为国家的重大科学工程技术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他们就是天水电气传动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高精度特种电源研发团队。
以创新勇攀科研高峰
该公司高精度特种电源研发团队的研发重点是高精度设备的特种电源。多年来,团队立足于国家及行业技术基础,以创新进取精神,开展一项项重大科研攻关,取得了丰硕成果,为提升公司的影响力和经济效益发挥了重要作用。
兰州重离子研究装置作为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其设备的电源装置精度非常高。团队在接到研发任务后,以振兴国家重离子加速器特种电源为责任,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研发多套大功率高精度特种电源装置。由于其极为稳定的电源输出电流优产品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随后,团队又为兰州重离子治癌项目相继提供了近百套特种电源,给国家医用加速器行业提供了动力保障。
国家基础性大科学工程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升级和扩建工程BEPCⅡ急需30多个品种的加速器磁铁电源。该项任务交给公司高精度特种电源研发团队后,团队人员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了超导磁铁电源和失超保护电路两个最关键的设备,并首次在我国大科学工程中应用,产品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过硬的研发实力和科研产品,使高精度特种电源研发团队蜚声业内,为公司赢得了大量项目订单。其中“大型电气传动系统与装备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点研发方向之一的粒子加速器高精度特种电源等项目主动慕名采购公司的多套高精度特种电源装置。
以奉献摘取丰收硕果
天传所公司高精度特种电源研发团队现有专职研发人员十余人,作为工程技术人员,他们有时需要长年驻守在设备调试安装现场,长时间监测设备参数以及电源的稳定性。同时,由于是高精度特种电源设备,他们的工作环境到处是高电压、大电流,同时存在大量电磁辐射,可以说,现场调试人员经常是冒着生命危险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然而,为了完成每一项项目工程,团队成员不畏艰险,不计个人得失,确保项目工程圆满完成。
团队中高级工程师柴正勇在2014年刚过完春节便赶赴现场调试,在时间长达近一年的设备调试期间,柴正勇父亲多次生病住院,柴正勇由于工作脱不开身,期间他只是回家照顾了几天父亲就匆匆返回工作岗位,直到年底回家不到三天,他的父亲便撒手人寰,为他留下了“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无限遗憾。
80后高级工程师马保慧,在一项设备科技攻关中,为了获得一组人工读数的测试数据,他三天两夜没有休息,冬天没有暖气,就在噪音大、粉尘多的试验室里,通过来回跑步来暖身子,在他和工友的不断坚持下,设备研发填补了国内空白,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获得了国内外各种加速器实验室的认可,为公司带来了近2000万的市场份额。
还有工程师康主会,2017年有10个月在武威现场调试,等回家后他两岁的孩子已经不认识爸爸……团队中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为完成工作任务,给国家的重大科学工程技术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打破国外对大科学工程技术的垄断,团队科研人员长时间坚守在研发生产一线,将他们的青春和热血挥洒在自己热爱的工作岗位上。
不懈的创新与努力,结出了丰硕成果。近年来,该研发团队及其主要成员多次获得省部级奖励,先后被评为全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省优秀专家、省领军人才。完成国家及省部级重点项目10余项,科技成果先后获省部级科技奖10余项(其中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获得各类专利技术1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在该研发团队的支撑带动下,天水电气传动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多年来已为石油、冶金、煤炭、电力、加速器等行业开发研制了1000多套电气传动及自动化高新技术产品,科研产品遍及全国各地,并阔步走向了世界,行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走出了一条科研产业化的成功之路,为我国电气传动及自动化成套设备、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开发和推广做出了突出贡献。(郝勤学)
(天水在线编辑:吕婉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