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7年,由天水市文明办组织的“天水好人”评选活动开展以来,共有60人获得“天水好人”荣誉称号,引发社会热议,受到广泛好评。他们当中有各类最美人物和身边好人。他们都很平凡普通,但每个名字背后都有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他们职业分工不同,但都在为社会传递着正能量。日前,2018年第二季度“天水好人”名单正式出炉,任晓斌等15位市民榜上有名。天水在线《天水好人 百姓榜样》栏目将继续讲述每一位天水好人的感人故事,集中展示我市公民道德建设领域的先进事迹和高尚精神,进一步营造学好人、做好人的良好社会风尚,助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深入有效开展。

汪福成,男,62岁,武山县温泉镇温泉村保洁员。
现年62岁的环卫工人汪福成就是千千万万环卫工人中的一员。虽然年事已高,但是从2006年他进入温泉村环卫工人队伍起就一直从事道路清扫工作,一干就是十个春秋,他凭着对自己钟爱事业的追求,任劳任怨,埋头苦干,不怕脏和累,清扫着温泉的街道。
最初参加环卫清扫工作时,汪福成就担任了镇上最主要的干道的清扫保洁工作,每天早中晚各一次,还负责垃圾箱清洗及沿线临街乱张贴 “牛皮癣”清除工作,大大超过了规定的工作量。为了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任务,每天凌晨5点半钟就来到岗位上,一天作业下来,经常使他累得满头大汗、腰酸脚痛,面对困难不泄气、不动摇。温泉镇旅游业日渐兴旺,各类人员车辆较多,垃圾也较多,其卫生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温泉镇的对外形象。为了提高保洁质量和效率,他主动要求负责重点路段,对自己清扫的路段采取早晚大扫,中间加大巡回保洁密度,对路段见脏就清,见尘就扫,从而改变了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弊端。每年的五一、十一,都有大量的游客前来温泉旅游,为确保节日期间有一个干净整洁的市容环境,他不得不加班加点干,从每天早上6点开始直到傍晚9点,平均每天工作近二十个小时。每年下来,一个节假日都会清理好几吨垃圾。

2015年,开展环境连片整治项目, 汪福成的清扫面积增加又增加了一倍,为了所清扫路段的环境卫生保持整洁、干净,他早晨第一个到岗,傍晚最后一个离岗,坚持全天巡回检查2公里道路、果皮箱是否清洁、临街门店是否乱倒垃圾污水,他总是经常对那些乱倒垃圾污水的人进行耐心细致的宣传教育,有时还要受气挨骂。
汪福成就是这样为了集体荣誉、改善环境,用辛勤的汗水、艰辛的劳动,甚至是身体健康换来了城市整洁的道路环境。他所清扫的路段垃圾多,人流量大,请别人代替,他又放心不下,担心别人工作质量达不到要求,影响环卫形象,小疼小病他就咬咬牙坚持着,实在坚持不住了,就到医院挂两瓶点滴,然后又走上那熟悉而普通的工作岗位。他说:“单位给了我一份工资,就应该尽心尽职把工作努力地干好”。
他在干好本职工作之余,积极参加单位组织的各项政治、文娱活动,把镇上提出的 “宁愿一人脏,换来万人洁”“城市不干净,我们脸无光”、“环卫是我家,搞好靠大家”等创建口号熟记于心,说服教育群众和游客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深受群众的好评。在生活、思想上,是大家的标杆,谁家有困难,他积极帮助解决,谁生病在家,自己主动承担清扫工作任务。

温泉镇的地理环境为山区,雨季多发洪涝灾害,在2013年和2016年的暴洪灾害发生后,都是第一时间开着自己的三轮车冲在抗洪救灾的第一线,用车拉,用铁锹铲……抗洪工作没有结束,路面还有泥泞他就一直忙碌。为了保证所辖路面的清扫质量,他每天清晨5.30至11.00全部在路面来回巡查,顾不上回家吃饭、休息,路边的果壳箱脏了,他从家里带来抹布、洗衣粉、一个一个地擦洗,绿化带内有杂物,他一个人用夹子一个一个的捡,夹子伸不进的地方他用自制的工具伸进去一个一个刨出来夹,直到干净为止。一连几天下来,他的手脚磨出了血泡,大家多次劝他回家休息一下,他总是说:离我一人,路面工作我相信能行,但是多了我一个人的力量,路面会变得更加干净整洁,现在是创卫关键阶段,我怎么能离开“。在他的感染下,大家团结一心,埋头苦干,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从而保证路面的清洁。
汪福成经常讲:”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只要大家团结,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我们的城市环境一定能搞好“。汪福成正是通过这样一点一滴、深入细致的工作方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用真诚感动村民和游客,让人们自觉维护环境卫生,共同努力搞好城市环境卫生。
就这样,每天的晨曦中他第一个迎来阳光,暮色中他最后一个送走夕阳,风雨中有他弯腰清掏车底下的身影,烈日下有他挥帚扫地的唰唰声,正是有汪福成这样的辛勤劳作和任劳任怨,我们才得以有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温泉村才能创建成省级生态村。
(天水在线编辑:陶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