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天水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建设旅游强省的总体部署,把乡村旅游发展纳入天水文化旅游强市建设和培育文旅首位产业发展全局,作为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和助推脱贫攻坚进程的有效抓手,坚持乡村旅游与生态文明建设、扶贫开发、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互促共进,以产业促发展,以旅游带就业,着力推进乡村观光旅游向乡村休闲度假和生活体验转型升级,全面提升乡村旅游发展质量和服务水平,天水乡村旅游和旅游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2018年上半年,天水乡村旅游接待游客432.3万人次,同比均增长28.9%,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7亿元。
一、坚持规划引领,政策支撑体系不断完善
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和规划引领作用,加强政策指导,推动乡村旅游全域发展。一是确定发展目标。天水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建设文化旅游强市的实施意见》,明确将乡村旅游作为旅游扶贫的主阵地,旅游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新抓手,着力把乡村旅游培育成为天水旅游产业最活跃的新业态和最重要的增长极,为天水乡村旅游发展指明了方向。二是编制发展规划。全面启动了天水市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加快实施《天水市农家乐星级划分与评定标准》,指导县区完成了重点村镇农家乐发展规划和部分特色文化旅游乡镇乡村旅游发展实施方案,有效保障乡村旅游发展及旅游扶贫开发工作有序推进。三是出台支持政策。天水市政府出台了《加快乡村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了全市乡村旅游的发展思路、奋斗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特别是进一步加强了乡村旅游发展的组织领导,明确了乡村旅游发展的资金投入和扶持奖励标准,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四是制定具体措施。在2018年天水市委市政府已出台的《支持文化旅游项目建设的办法》、《加快旅游饭店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快智慧旅游建设的实施意见》《鼓励旅行社引客游天水奖励的实施意见》《“天水人游天水”活动优惠办法》等配套性文件中,对乡村旅游发展和旅游扶贫工作提出了含金量更高、操作性更强的具体支持措施。
二、创新扶贫模式,乡村旅游规模逐步壮大
依托文化旅游资源,优先扶持旅游资源丰富的贫困乡村群众发展投资少、风险低、见效快的乡村旅游项目,促进了农民脱贫致富,形成了六大发展模式。一是“公司+农户”模式。秦州区孙集村注册成立了由村民入股的甘肃青鹃山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投资2.5亿元建成了天水市首家标准型滑雪场—青鹃山滑雪场和甘肃青鹃山休闲旅游度假村,彻底填补了天水冬季户外旅游娱乐休闲项目的空白,为天水冬季旅游注入了新的活力,开业以来已接待游客突破50万人次,经营收入6200多万元,吸纳社会就业人员200余人。二是 “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天水华盛公司通过企业带基地、基地连农户,订单合同农业的运营模式,帮助清水等县农户种植甜玉米4万亩,核桃40万亩,沙棘35万亩,实施游园采摘项目,带动了清水县18个乡镇1000户精准扶贫农户脱贫。三是“景区+农户”模式。麦积村农户依托麦积山、后川村依托仙人崖、改口村依托水帘洞,鼓励周边农民包装农家庭院建筑,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旅游项目,形成景区与农家互促共荣的乡村旅游发展格局,增加了农户经营收入,改善了生活条件。四是“合作社+农户”模式。麦积区甘泉镇明邦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吸收农户会员45 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40户),带动直接就业61人,投资1380万元在甘泉镇甘江村打造了森泰田园综合体旅游综合开发项目,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满足城市居民休闲消费需求。五是“支部+景区+农户”。甘谷县古坡乡瓦泉峪村党支部带领村民,依托古坡草原景区利用5万亩的天然牧场,带动瓦泉峪村、沟门村、杨家坪等村名,积极开发赛马、射箭观赏等项目,发展烤羊肉、烤冷水鱼、烤土鸡等特色餐饮,扶持农家乐建设,实现了该村整体脱贫致富。六是“农户+创业”模式。武山县鸳鸯镇丁门村农民自主集资创业建成金麟生态园,集餐饮、住宿、垂钓、采摘、儿童娱乐、旅游于一体,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目前已解决了丁门村及周边50多户贫困人口的就业问题。通过多种旅游扶贫开发模式,进一步壮大了天水乡村旅游规模,提升了乡村旅游竞争力,加快了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步伐。
三、狠抓项目开发,乡村旅游投入明显增长
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乡村旅游发展及旅游扶贫开发的有效抓手,积极引导各类项目和资金向旅游贫困村倾斜,形成旅游扶贫开发和投入的强大合力,助力贫困村脱贫致富。一是抓项目建设。2015年—2017年,天水市共实施乡村旅游开发项目32个,总投资12.3亿元,拉动社会投资3亿元。特别是麦积区后川村农家乐改造提升工程项目,总投资3155.5万元(其中政府基础设施投资1330.4万元,农户自筹资金1825.1万元),配套建设了餐饮、娱乐、休闲、住宿等旅游设施,现成为全省乡村旅游发展的一张名片。目前,该村有农家乐62户,年均收入10万元以上,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渠道。二是抓资金争取。积极探索乡村旅游扶贫开发投入机制,通过以奖代补、财政贴息等形式,积极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到旅游扶贫开发中来,形成多渠道旅游扶贫投入格局;建立财政扶贫资金整合机制,坚持统一规划、集中使用、渠道不变、性质不乱、各负其责的原则,集中资金用于贫困村整村推进、新农村建设等,提升了旅游扶贫开发成效。天水每年整合各类资金3亿多元发展乡村旅游。三是抓融资平台。积极发挥各金融机构和融资平台作用,引导开展项目对接,打通农银信息沟通渠道,让项目找到“婆家”,实现互利共赢。截至目前,天水各大金融机构已累计借贷和发放资金10.8亿元支持乡村旅游发展。四是抓重点对象。针对我市150个建档立卡贫困村被列为全省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我市积极争取国家旅游扶贫专项补助资金769万元(中央预算内投资600万元、地方配套投资169万元),对武山县龙台乡董庄村等6个全省乡村旅游扶贫试点村的旅游基础设施进行了建设。目前,天水有各类农家乐经营户900余户,星级农家乐67家(四星级10家、三星级18家、二星级39家)。
四、加强规范管理,乡村旅游品牌逐步确立
坚持规范管理与品牌培育并举,加快乡村旅游标准化建设,着力打造特色乡村旅游品牌。一是提升质量等级。按照《甘肃省农家乐等级划分与评定暂行标准》及《星级农家乐评分细则》,积极引导农家乐评星创星,督促引导农家乐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经营、特色化服务,努力提升农家乐旅游的整体发展水平,打造乡村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二是加强综合监管。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加强对乡村旅游市场秩序、食品卫生、饮水安全、消防设施、社会公共治安、道路交通、景区游览设施、特种设备的安全监管,积极促进乡村旅游规范化发展。三是加强培训管理。充分发挥职业院校、行业协会和市旅游培训中心作用,每年定期对农家乐经营户开展政策法规、经营管理、服务礼仪、客房服务、餐饮卫生、安全管理等技能培训。2018年,市文化和旅游局与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旅游学院联合成立乡村旅游培训班,已举办两期乡村旅游专题培训班,为全面提高农家乐从业人员科技文化素质、旅游管理与服务质量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四是培育特色品牌。突出农家乐特色,精心策划包装,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方式,以秦安桃花会、秦州秦岭连翘旅游节暨乡村文化旅游周、麦积区新阳镇杏花乡村生态文化旅游节等特色乡镇旅游节会为载体,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宣传乡村旅游产品和线路品牌,以节促销、以节促游,形成了“麦积”“后川”“孙集”“何湾”等一大批乡村旅游品牌,有效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天水有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2个、国家工农业旅游示范点2个、“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2个、全省乡村旅游示范村3个、“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户”2家、全国“金牌农家乐”22家, “中国乡村旅游致富带头人25名。
五、加大环境整治,发展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围绕美丽乡村建设和生态文明乡镇创建,坚持教育引导和综合整治双管齐下,积极改善乡村旅游发展环境。一是加强环境综合整治。结合全域无垃圾创建、千村美丽示范村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以及一年一度的伏羲文化旅游节,积极实施乡村旅游重点镇村及扶贫重点村的环境清洁工程,集中力量加大对乡村旅游景区道路、河道沿线、村落周边等重点区域垃圾和环境整治力度,美丽乡村目标初步实现。二是完善旅游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旅游贫困村旅游厕所、停车场、标识标牌、通信网络等旅游公共服务设施,规范设立垃圾投放点、垃圾清运车、垃圾桶,建立了旅游乡村环境保洁专职队伍,不断优化乡村旅游服务环境。秦安县刘坪镇何湾万亩优质蜜桃生产基地,围绕“打响优势品牌,发展观光旅游农业”这一目标,建设文化广场一处、桃文化展馆一座、游客接待室一处,修建观景亭18座,采摘园7处,完善旅游厕所5处,安装路灯、标识标牌,硬化道路,种植绿化树木,美化环境,初步形成了集“自然—生产—休闲—娱乐—观光旅游”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三是实施“三改一整”工程。对乡村旅游经营户启动实施改厨、改厕、改房、整理院落为主要内容的“三改一整”工程,逐步实现垃圾净化、村容绿化、环境美化,不断改善乡村旅游业发展基础条件。
(天水在线编辑:吕婉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