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防为主 生命至上
科学防御山洪灾害 全面提高抗灾能力
——防御山洪灾害问答小常识
1、什么是山洪?
山洪是指由于暴雨、拦洪设施溃决等原因,在山区沿河流及溪沟形成的暴涨暴落的洪水及伴随发生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的总称。其中暴雨引起的山洪最为常见。
2、什么是山洪灾害?
山洪灾害是指由山洪暴发而给人们带来的危害,包括溪河洪水泛滥、泥石流、山体滑坡等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基础设施毁坏,及环境资源破坏等。
3、山洪灾害有哪些类型?
山洪灾害的类型有:溪河洪水、泥石流、山体滑坡、崩塌等。
4、什么是溪河洪水?
溪河洪水也叫山溪性洪水,是一种最为常见的山洪,是山区溪河由暴雨引起的突发生暴涨暴落洪水。溪河性河流因其流域面积和河网调蓄能力都比较小,坡降较陡,洪水暴涨暴落,一次洪水过程短则几十分钟,长也不过几小时到十几小时,因此溪河洪水来得快,去得也快,持续时间短,但涨幅大,洪峰高。
5、山洪灾害有哪些特点?
(1)季节性强,频率高。山洪灾害主要集中在汛期,特别是主汛期。。
(2)区域性明显,易发性强。位于暴雨中心区的山丘区,暴雨时极易形成具有冲击力的地表径流,导致山洪暴发,形成山洪灾害。
(3)来势迅猛,成灾快。山丘区因山高坡陡,溪河密集,降雨迅速转化为径流,且汇流快、流速大,降雨后几个小时即成灾受损,防不胜防。
(4)破坏性强,危害严重。山洪灾害发生时往往伴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经常造成河流改道、公路中断、耕地冲淹、房倒人亡的悲剧发生。
6、山洪灾害的成因是什么?
山洪灾害的成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持续或短时强降雨汇聚成地表径流,导致溪沟水位暴涨,产生溪河洪水;洪水挟带大量泥沙成为泥石流;因降雨导致山体松动滑落,形成山体滑坡。溪河洪水、泥石流和山体滑坡摧毁房屋、田地、公路等,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二是蓄水工程溃决。水库、塘坝等蓄水工程突然溃决垮塌,水流突然涌出,形成溪河洪水,因其流量大、流速快,有时会诱发泥石流、滑坡,造成灾害。
7、哪些人类活动会加剧山洪灾害?
(1)毁林开荒。森林锐减使暴雨后不能蓄水于山,造成水土大量流失,洪灾发生频率大大增加,灾情加重。
(2)城市化的影响。城市的发展,不透水地面增加,暴雨后地表汇流速度加快,洪峰流量成倍增长,而很多新增城镇都是向低洼地发展,防洪意识淡薄,河道淤积严重,洪灾损失严重。
(3)违背自然规律的盲目开发。不顾条件乱采滥挖、弃土弃渣挤占河道、进一步加大山洪灾害的危害程度。
8、山洪灾害有哪些破坏作用?
(1)山洪冲毁农田,造成农业大量减产,有时造成连续多年的减产减收。
(2)山洪冲塌房屋,使人们财产遭到严重损失。
(3)山洪造成城镇受淹,各单位的财产损失十分严重。
(4)山洪破坏基础设施,造成交通、电力、通迅线路等中断。
(5)超标准的特大山洪灾害往往冲毁渠道、桥梁、涵闸等水利工程,有时甚至造成大坝、堤防溃决造成更大的破坏。
9、哪些人群容易受到山洪灾害的威胁?
(1)切坡建房不加防护或将房屋建在陡坎或陡坡脚下的居民,最易受到山洪的威胁。
(2)宅基地选择缺乏防洪意识,在溪河两边位置较低处、双河口交叉处及河道拐弯凸岸的居民,最易遭到山洪的威胁。这些地方直接受到山洪的冲刷,不宜建房。
(3)在溪河桥梁两头空地随意建房居往的人群,因山洪暴发时往往夹带许多砂石及柴草树木在通过桥梁拱函时容易受阻,导致洪水壅涨,易造成桥梁或桥头被冲毁,出现对人员与财产的危害。
(4)在山洪易发区内的残坡积层较深的山坡地或山体已开裂的易崩易滑的山坡地上建房的居民。
(5)暴雨时毫无思想准备,擅自在山洪易发区的高山上或陡峻山坡下活动和休息的人群。
(6)在山洪暴发、洪水猛涨期间,为了出门方便赶时间,就近随意过河、过桥、过渡的人群,最易出现危险。所以,山区居民在建房、修路、架桥时必须遵守自然规律,注意防灾避灾,避开山洪灾害对自身的危害。
10、如何观察天气征兆躲避山洪灾害?
在春夏季节,当观察到下面几种天气征兆时应加强对发生山洪的警惕性。
(1)早晨天气闷热,甚至感到呼吸困难,一般是低气压天气系统临近的征兆,午后往往有强降雨发生。
(2)早晨见到远处有宝塔状墨云隆起,一般午后会有强雷雨发生。
(3)多日天气晴朗无云,天气特别炎热,忽见山岭迎风坡上隆起小云团,一般午夜或凌晨会有强雷雨发生。
(4)炎热的夜晚,听到不远处有沉闷的雷声忽东忽西,一般是暴雨即将来临的征兆。
(5)看到天边有漏斗状云或龙尾巴云时,表明天气极不稳定,随时都有雷雨大风来临的可能。
11、防御溪河洪水有哪些简易措施?
溪河洪水涨落迅猛,历时不过几十分钟到几小时,不容易保护人畜财产安全和进行观测研究,也难于防御,常用的简易防御措施有:
(1)做好暴雨、险情的测报工作,对雨情预报用一般水文预报方法难以满足预见期的要求,常用水文气象方法或物象测雨等方法进行预报。
(2)对山洪沟道根据地质、地貌情况进行险区分类,并绘制山洪风险区图。
(3)建立健全山洪警报系统和居民、财产安全转移措施。
(4)保留天然洼地和湖泊,维护生态平衡,调蓄洪水。
(5)搞好水土保持,做好山坡水土保持工程和山沟治理工程。
12、个人应做好哪些山洪发生前的准备工作?
(1)平时应尽可能多地了解一些山洪灾害防治的基本知识,掌握自救逃生的本领。
(2)首先观察、熟悉周围环境,预先选定好紧急情况下躲灾避灾的安全路线和地点。
(3)多留心注意山洪可能发生的前兆,动员家人做好随时安全转移的思想准备。
(4)一旦情况危险,及时向主管人员和邻里报警,先将家中老人和小孩及贵重物品转移至安全处。
(5)事前积极参加灾险投保,尽量减少灾害损失,提高灾后恢复能力。
13、深夜凌晨遭遇山洪时如何迅速脱险?
根据深夜凌晨突发山洪、泥石流造成死伤惨重的历史教训,凡是居住在山洪易发区或冲沟、峡谷、溪岸的居民,每遇连降大暴雨时,必须保持高度警惕,特别是晚上,如有异常,应立即组织人员迅速脱离现场,就近选择安全地方落脚,并设法与外界联系,做好下一步救援工作。切不可心存侥幸或救捞财物而耽误避灾时机,造成不应有的人员伤亡。
14、遭遇洪水围困时如何报警?
(1)平时做好宣传训练,使群众了解熟悉报警信号和应对方法。
(2)一旦险情来临或山洪初发,监测责任人或第一发现人,就应采取急骤鸣锣、打电话、拉报警器等预先设定的群众知道的信号。
(3)责无旁贷地迅速向下游村组、农户报警,同时向防汛部门报警,以便立即向下游更大范围施放警报、广播通知,组织抢险救援。
15、被洪水围困时怎样求救?
在山丘环境下,无论是孤身一人还是聚集人群突遭洪水围困于基础较牢固的高岗台地或砖混结构的住宅楼时,只要有序固守等待救援或等待陡涨陡落的山洪消退后即可解围。如遭遇洪水围困于低洼处的岸边、干坎或木结构的住房里,情况危急时,有通迅条件的,可利用通讯工具向当地政府和防汛部门报告洪水态势和受困情况,寻求救援;无通信条件时,可制造烟火或来回挥动颜色鲜艳的衣物或集体同声呼救,不断向外界发出紧急求助信号,求得尽早解救;同时要寻找体积较大的漂浮物等,主动采取自救措施。
16.、哪些行为是破坏山洪灾害防御的违法行为?
(1)在明令禁止的陡坡地、荒坡地开垦种植农作物的;毁林开荒,烧山开荒,在林区乱砍滥伐林木等严重造成水土流失的行为。
(2)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划定的崩塌坡危险区泥石流灾害易发区范围取土、挖砂或采石的行为。
(3)破坏雨量站、水文测量网点、防汛预警预报系统的行为。
(4)往河流乱倒垃圾、土石、矿渣等废弃物,在河道中违规采砂的行为。
(5)未经批准擅自在河道中修建违章建筑物,种植高杆作物阻碍行洪的行为。
(6)破坏、毁坏河岸堤防工程设施,封堵河道,未经上级有权限的机关批准,擅自改变河水流向的行为。
(7)破坏滑坡、崩塌、泥石流等防御工程设施的行为。
(8)破坏山洪灾害易发区水库大坝及其附属设施的行为。
防汛减灾问答小知识
1. 新时期治水思路是什么?
答: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治水思路。
2. 抗旱工作方针是什么?
答:抗旱工作方针是“以防为主,防重于抗,抗重于救。”
3. 防汛工作方针是什么?
答:防汛工作方针是“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
4.防灾减灾新理念是什么?
答: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0月1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八次会议提出 “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防灾减灾新理念:必须牢固树立灾害风险管理和综合减灾理念,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
5.《防洪法》主要有哪些规章制度?
答:《防洪法》制定了防洪工作的多项法律制度,主要有八项:规划保留区制度。明确规定不得侵占防洪规划确定的防洪工程设施建设项目用地。规划同意书制度。规定凡在江河、湖泊上建设防洪工程和其他水工程、水电站等,在报批过程中、必须附具水行政主管部门签署的、符合防洪规划要求的规划同意书。占用河道审批制度。规定工程设施用江河、湖泊管理范围内的土地,必须经过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并依法对占用进行检查,参与有关竣工的验收。洪水影响评价报告制度。规定在洪泛区、蓄滞洪区内建设非防洪工程项目,应当就洪水对建设项目可能产生影响和建设项目对防洪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评价,编制洪水影响评价报告,提出防御措施。防洪投入制度。规定了由政府和受益者合理承担相结合的原则。蓄滞洪区的安全建设与补偿、救助制度。规定了因蓄滞洪区而直接受益的地区和单位,应当承当国家补偿、救助。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度。部门分工负责制度。
6.在河道管理范围内禁止哪些活动?
答:禁止修建围堤,阻水渠道,阻水道路;种植高杆农作物、芦苇、杞柳、获柴和树木,设置拦河渔具;弃置矿渣、石渣、煤炭、泥土垃圾等。
7.在堤防和护堤地上禁止哪些活动?
答:禁止建房、放牧、开渠、打井、挖窑、葬坟、晒粮、存放物料、开采地下资源、进行考古发掘及开展集市贸易活动。
8. 遇险人员求救方式有哪些?
一是电话求救:电话求救是最常用的求救方式,拨打110 是最容易的,同时拨打街道、社区电话也是很直接的求救方式。二是网络求救:随着网络的普及,微博、博客、bbs(网络论坛)、QQ、微信等通信工具已成为紧急情况下求救的重要手段。三是警报求救:很多居民区都有警报器,通过警报器可以及时向居民区管理部门进行求救。四是呼叫求救:当无通信手段进行求救时,呼喊求救也很有效,呼喊时最好同时晃动鲜艳颜色的旗子、衣服等,增加获取联系的可能性。敲击求救:敲击、口哨也是求救的重要方法,同时这些声音通常也是救援的重要信号,救援人员可以通过这些信号找到你。
山洪灾害防御常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