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天水新闻>>天水>>正文
天水在线走进宝兰高铁沿线城市定西采访报道之二(图)
(2017/9/14 11:32:22)  来源:天水在线  打印本页

宝兰高铁沿线城市媒体宣传联盟集中采访活动系列报道之十

走进马铃薯之都定西感受高铁时代新变化

  天水在线定西报道 9月13日,宝兰高铁沿线城市媒体宣传联盟采访团一行先后采访了被称为红色教育基地的榜罗会议纪念馆、甘肃民祥牧草有限公司、青岚山乡大坪村新农村建设,参观了中国定西扶贫开发纪念馆和定西马铃薯博物馆以及甘肃薯香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和甘肃蓝天马铃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参观了定西市新城区,感受了定西独特的红色旅游资源、特色农业和蓬勃发展的马铃薯产业,以及在扶贫开发、城市建设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

(榜罗会议纪念馆)

(榜罗会议纪念馆)

(榜罗会议纪念馆)

(榜罗会议纪念馆)

(榜罗会议纪念馆)

  定西是一块红色的土地,红军长征在这里留下了丰富的革命文物和遗迹。近年来,定西以打造红色旅游文化为契机,建成了一批红色教育基地。1935年9月,中共中央率领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进入定西市通渭县,并召开著名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榜罗镇会议,会议正式决定将中共中央和红军长征的落脚点放在陕北,以陕甘苏区作为领导中国革命的大本营,史称榜罗会议。 采访团成员参观了榜罗镇会议纪念馆和榜罗镇会议旧址,并向革命先烈敬献了花篮。通过参观,采访团成员也受到了一次心灵的洗礼。

(在甘肃民祥牧草有限公司采访)

  牧草种植一直是定西市的优势资源,打造“中国西部草都”更是定西市的奋斗目标。通过培植优势产业,改变“输血式”的扶贫方式,是定西扶贫开发新的探索。甘肃民祥牧草有限公司是定西市一家集苜蓿、全贮玉米(带棒玉米)、燕麦草、甜高粱等旱地牧草种植及玉米秸秆、胡麻草粉、裹包青贮苜蓿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民营重点龙头企业。近年来,公司积极探索“公司+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等六大帮带模式,通过调整农业结构,转变生产经营方式,完善服务体系,与贫困农户在牧草收购中建立可行性好、可靠性强的合作发展机制,实现了企业发展做大、农民脱贫增收的“双赢”目标。记者现场看到,前来交售带棒玉米的车辆在公司门前排成了长龙,展示了该企业良好的发展态势。

(定西马铃薯博物馆)

(定西马铃薯博物馆)

(定西马铃薯博物馆)

  马铃薯产业是定西市的支柱产业也是定西人民致富的“金蛋蛋”。近年来,定西市在马铃薯产业开发升级上下足了功夫,形成了“小土豆,大产业”的发展格局。己形成马铃薯科研、种植、深加工的完整的产业链条。因此,定西也被人们称为“马铃薯之都”。采访团一行来到定西马铃薯博物馆,通过观看70多块展板、380多张照片以及视频,讲解员介绍,深入了解了定西马铃薯产业的辉煌历程、科技创新、文化成果及广阔前景,以及打造“中国薯都”对定西实现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意义。 

(甘肃蜀香园农业科技园有限公司)

(甘肃蜀香园农业科技园有限公司)

(甘肃蓝天马铃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甘肃蓝天马铃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甘肃蓝天马铃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甘肃蓝天马铃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记者随后深入到定西市马铃薯深加工企业:甘肃蜀香园农业科技园有限公司和甘肃蓝天马铃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对马铃薯薯粉主食化系列产品的开发,马铃薯淀粉开发进行重点采访。定西市在马铃薯深度开发及产业链打造方面的做法和取得的不凡成就给记者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中国定西扶贫开发纪念馆)

  定西是中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历史上曾以“瘠苦甲天下”而闻名。然而在党和政府领导下,经过30年的不懈努力,定西逐步探索出了一条自然条件严酷地区脱贫致富的成功之路。全市贫困人口由1982年的170万人下降到2016年底的42.76万人,贫困面由78%下降到了16.11%,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定西脱贫攻坚的成就,也是中国整个脱贫工作的缩影。采访团通过对中国定西扶贫纪念馆的参观和对青岚山乡大坪村新农村建设取得成就的采访,对定西乃至全国扶贫事业的发展有了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那就是即使在定西这样最干旱贫困的地方,只要制度优越,政策对头,思路创新,扎实苦干,就完全可以战胜贫困。

(大坪村党支部书记康耀伟接受媒体采访)

摄影相关图片
烟火人间(二) 麦积山温泉迎来高铁旅游团(图) 因为宝兰高铁,她成了网红(图) 天水在线乘坐首趟“天水号”侧记 烟火人间(一) 王锐等慰问乘坐首趟“天水号”乘 百对新人搭乘“幸福动车”相约在 宝兰高铁“天水号”动车首发仪式 天水人的早饭,除了呱呱,还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