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4日至5日,天水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仲康带领市人大常委会部分委员及相关部门负责人,深入武山、甘谷、秦州等县区,就我市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工作进行了视察。
农业面源污染是指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农田中的泥沙、营养盐、农药及其它污染物,在降水或灌溉过程中,通过农田地表径流、壤中流、农田排水和地下渗漏,进入水体而形成的面源污染。

两天来,视察组一行先后深入县区供水站、污水处理厂、养殖专业合作社、农业示范区等地现场察看,详细了解了我市农业面源污染和防控情况。
视察组对我市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同时希望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把促进农民增收、改善生态环境作为防治工作的中心任务,积极争取国家项目和资金,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健全质量监测体系,使防治工作常态化。要加强宣传,提高全民参与防治的积极性,形成合力,提升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整体水平,推动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