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本固基抓党建 服务转型促发展
——全市组织工作综述之三
百舸争流,党旗高扬。近年来,全市基层党建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重点工作创特色、难点工作求突破、基础工作抓规范、整体工作上水平”的思路,抓重点、破难题、强基础、求实效,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强化,为全市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抓好学习教育 彰显党员队伍先进性
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全市5867个基层党组织、12.56万名党员分两批开展学习活动,采取紧扣活动目标要求,完善发展思路措施,着力破解发展难题,健全完善体制机制,使科学发展观深入人心,取得了加快发展的认识成果、实践成果、制度成果。全面开展“四联四促”活动,党员干部联促群众1.23万名,帮助解决实际问题3398个,健全完善涉及干部队伍、经济发展、项目建设、改善民生等机制创新的制度办法,得到了中央巡回检查组和省委的肯定。
自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来,全市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大力实施“五大先锋”争创工程,深入开展“十百千”创建、“三亮三比三争创”和“窗口行业服务月”活动。全面推行公开承诺制,建立挂牌销号、评议考核等制度,兑现承诺事项15.6万余件。培树 “产业带动型”、“服务创新型”等一批特色鲜明的党建示范点和先进典型423个,天水风动机械有限公司小件车间被评为“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
探索途径方式 基层党内民主建设稳步推进
五年来,全市党代表推荐选举工作坚持代表标准质量,严把选举程序环节,扩大提名推荐范围,推选出党的十八大代表刘田家,选举省十二次党代会代表41名。全面推行党代表任期制,在甘谷县和7个乡镇开展党代会常任制试点,探索建立了党代表学习培训、视察调研、提案提议、联系党员群众、述职评议等12项制度,党代表参与决策、管理、监督、服务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
在乡镇党委和村社“两委”换届工作中,坚持重德才、重基层、重实绩、重公论的用人导向。坚持“一好双强”选人标准,懂经营会管理、有致富一技之长的村两委成员占到51.4%,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62.1%,村班子带领群众抓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
在农村全面推行“四议三双”活动,向群众公开承诺办理事项,兑现落实率达到85%以上,党员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得到较好落实,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加强。
积极创新载体 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全市以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为契机,狠抓薄弱领域党组织覆盖,选派254名非公企业党建指导员,135个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全部建立党组织,农村小学党组织组建率达62%,农村中学、乡镇卫生院党组织实现全覆盖,两新组织党组织组建率逐年提高。在开展“百日攻坚行动”中,对6768个基层党组织进行分类定级,整顿转化后进党组织390个。加大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新建和改扩建力度,1496个村级阵地达到“六室八有”标准,50%的村实现了“五位一体”,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管理使用规范化建设稳步推进。
采取公推直选、公开选拔、选派挂职等方式,加强村级带头人队伍建设,分两批以8000元年薪公选171名“双强型”村党组织书记,选派186名机关事业干部到村挂职担任第一书记,选聘645名大学生村官到村担任助理。在全省率先建立村干部待遇激励保障机制,村干部报酬提高到6000元,并办理了养老保险,为离任村干部发放生活补贴,118名村党组织书记被选拔进入乡镇领导班子,54名优秀村干部被招录为乡镇公务员,有效调动了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
全市基层党组织在5•12汶川大地震、8•19娘娘坝山洪泥石流,特别是在今年7•22岷县漳县地震和连续四次特大暴雨灾害等急难险重任务面前,自觉担当抢险救灾的重大使命,成立“应急抢险队”、“夜间巡逻队”、“党员突击队”,最大程度地保护群众、转移财产、安置群众,在凝聚人心、鼓舞斗志、攻坚克难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成为广大党员群众的坚强堡垒。
加强规范管理 提升党员队伍建设整体水平
狠抓党员队伍建设,截止2012年底,全市党员总数达15.8万余名,党员队伍的性别、年龄、学历等结构有了较大改善。五年来,通过实施“万名基层党员培训”工程,举办各类培训班2786期,培训党员35万多人次。举办大规模、高规格的农业产业化发展专题培训班,分12期在山东潍坊对2494名村支书进行集中轮训。依托甘农大继续教育学院举办村干部学历班,825名村干部取得大专以上学历。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平台的资源优势,根据需求开展网络培训,受到党员群众好评。
注重规范化管理党员队伍,认真落实“三会一课”、评议党员等制度,成立兰州流动党员天水服务中心,在上海、兰州、大连等地建立流动党支部15个,有效加强了流动党员管理。同时,注重党员队伍的激励关怀,通过慰问老党员、帮扶贫困党员、项目支持技术党员、激励鼓舞优秀党员等关爱措施,使广大党员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涌现出了一批不畏艰险、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先进典型。
注重制度创新 健全基层党建工作长效机制
为了严格落实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先后出台了《市、县区委、市直部门党组(党委)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度》和《县区委市直党(工)委基层组织建设考核评价办法(试行)》,建立“三级联述联评联考”制度,逐级开展党建专项述职,落实党建联席制度,有力促进了党建责任制落实。
按照“财政统筹、项目争取、党费补贴、基层配套”相结合的方式,从2008年起,设立基层党建专项资金,市财政每年预算列支600万元;2010年再次增加农村和城市社区党建经费投入,用于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和工作经费补助,市级每年投入经费达700多万,解决了基层党建工作经费不足的问题。
同时,建立评议问责和督查考核机制,细化目标任务,量化考核内容,实行年初签订目标责任书、年中督查调研、年底观摩考核,使基层党建工作有部署、有检查、有考核、有奖惩,推动了党建工作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