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天水做了一道靓丽名片
上海专家高度赞扬《麦积圣歌》

天水在线10月25日上海报道 大型历史秦剧《麦积圣歌》在沪成功首演的第二天,我市在沪召开上海专家座谈会,上海近10位戏曲专家对该剧新颖的艺术构思及精湛的演技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麦积圣歌》挖掘了天水厚重的历史文化,对宣传天水和提高麦积山的知名度发挥巨大作用。此外还对其需要改进的地方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并就剧本修改、创排及剧目打造提升、发展前景等进行研讨论证。
专家一致认为,在短短的两年多时间里,《麦积圣歌》能够成功演出100场,且有那么大的反响,实属不易,也充分说明了这部戏的含金量很高,值得可贺。

原上海戏剧学院院长荣广润:剧本题材鲜明,演员表演精彩,戏的唱腔很动听、很感人,艺术处理效果好,人物形象丰满,把中国北方人文的和历史表现了出来。
原上海京剧院院长、一级编剧黎中城:天水有这一部戏真是了不起,整台戏故事感人,演出整洁,唱腔优美,征服了上海观众,也为天水做了一道靓丽的城市名片。
原上海沪剧院艺术总监、一级编剧余雍和:这部戏有很重的分量,看了让人很震撼,演员精湛的表演是这部戏最大的看点。
解放日报资深记者端木复:整台戏故事感人、流畅、大气,具有很强的地域特色,宣传了麦积山、宣传了天水,也宣传了中国的佛教文化,是一部很干净的戏,应该加分。

白玉兰戏剧奖办公室副主任陈达明:剧本使我们领略了北方剧种的风采,是天水艺术创作发展的历史丰碑,也是天水文化与旅游结合的有益尝试,为扩大天水与外地文化艺术交流搭建了有益的平台。
上海戏剧杂志社总编胡晓军:整台戏艺术上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厚重、通透,通透体现出三点:打通了艺术和历史的界限、人和佛的界限、古代和现代的关系,有一种震撼和温暖的感动。
戏剧理论家邹平:这是一部很有发展前景的戏,演员唱腔功底扎实,得到了上海观众的高度赞扬。
上海艺术研究所研究员沈鸿鑫:这个剧本很好,人物性格独特鲜明,剧情的推动很顺畅,收放自如,很有抒情性,听得非常过瘾。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各位专家也提出了一些中肯的意见和建议,普遍认为前半场流畅,后半场有些零乱,乙弗再次还俗有点多余,应该再打磨,到底是圣歌还是悲歌,有待商榷;很多部分有些突兀,要将这部戏打造成精品力作,还要在各方面再完善,让其真正走出天水、走向全国乃至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