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难之处见真情
天水市第一医院抢救“12.7”特大交通事故伤员纪实

(天水市委书记张景辉指示,一定要不惜代价、全力救治受伤群众)
12月7日7时53分,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120急救电话突然急促响起,“天巉公路5公里的加油站附近发生一起重大车祸,受伤人数较多,请求救援”。接话员意识到情况十分紧急,一边派4辆救护车、8名医护人员先后赶往现场,一边把情况向院长刘新成作了汇报。

(院长刘新成在急救现场一边指挥,一边积极参与抢救治疗)
当天上午7时50分许,一辆往天水市区方向行驶的车牌为“藏DA·7117”半挂式大货车,在天巉公路5公里+200m处,与前面一辆同向行驶的麦积运通公司“甘E·19992”中型客车追尾相撞,致中型客车向右侧翻进路边沟里,货车冲出路基仰翻,事故造成6人当场死亡,18人受伤,两车严重受损。
险情就是命令,必须全力以赴救治伤员。院长刘新成决定立即启动紧急救援应急预案,开通急救绿色通道,保证每一位伤员得到及时救治。同时,他协调骨科、脊柱外科、胸心外科、普外科、神经外科、口腔科等科室骨干医生和护士增强急诊科救援力量。

(一次运来18名伤员,市一医院急诊科再次经受住了与死神搏斗的考验)
8时15分,第一批伤员运来,在院长刘新成的指挥下,副院长王平、马致祥、王国强,急救中心副主任、医务科科长袁超等院领导及医务科、护理部和从临床科室调集来的40余名医护人员立即投入到紧张的抢救治疗中,清创、缝合、输液……抢救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为了争取宝贵的抢救时间,心电图、B超机都搬到了急诊科。
8时35分左右,18名伤员分8趟次全部接来,急诊科再次经受着与死神搏斗的严峻考验,每一位伤员都要进行认真处理,稍有不慎将会导致生命危险。保卫科、总务科、后勤服务中心、办公室等职能科室工作人员自发行动起来,参与到抢救伤员的行列中,他们帮助抬伤员、护送拍片、做CT,确诊一位、转运一位,按照受伤部位分送到相关科室。

(市领导在医院安抚、慰问受伤群众)
8时40分,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景辉率领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柴金祥,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杨维俊,市委常委、秘书长蒋晓强,副市长萧菡,市长助理、市公安局局长吕淙江赶赴市第一人民医院看望受伤人员。张景辉要求,市第一人民医院要全力以赴做好救治工作,尽最大努力抢救伤员,尤其是危重伤员,要不惜代价,全力抢救。

(面对血迹斑斑的受伤群众,医护人员争分夺秒,争取抢救时间)
9时许,18名伤员除1名伤势较轻的继续留在急诊科观察外,其余17名全部安排到病房。刘新成院长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协调院领导和职能科室负责人分工负责,保证每一位伤员既有人负责医疗救治又有人负责生活照顾。安排后勤服务中心人员为住院的伤员擦洗血迹,换洗衣物,保证没有家属的伤员的陪护,及时清理病房环境卫生,由总务科负责落实伤员的生活问题,医院食堂免费供应三餐;医技科室为伤员检查大开绿灯,保证伤员的及时检查;要求临床科室注意医疗质量和安全,业务院长要重点掌握危重病人情况;护理部保证病区的治疗环境,为医疗安全提供保障;同时要求全院上下齐心协力,密切配合,减少和避免住院伤员的死亡。
12月9日,神经外科为一名颅骨骨折患者、一位硬膜外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颅顶骨折患者,胸心外科为一名闭合性胸部外伤、血气胸、肺挫伤者等分别进行了急诊手术,术后伤者生命体征平稳。目前,脊柱外科、胸心外科各住伤员5名,神经外科住4名,普外科、口腔科、骨科各住1名;除神经外科谢龙娟颅底骨折、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脊液耳漏(双侧),深度昏迷,还没有脱离生命危险,另外6名伤势较重,其余10名病情稳定,将择期手术。
18名伤员的伤情时时牵动着刘新成院长的心,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到6个病房走访,及时掌握伤员治疗情况,再三嘱咐医护人员,一定要按照市委张景辉书记的指示,不惜一切代价,全力以赴做好伤员的救治工作。目前,1名伤势较轻的伤员已出院。(张景文)

(院长刘新成在抢救一线指挥抢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