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活动
总结表彰会上的讲话
天水市委书记、市人大主任 张景辉
(二00九年十二月七日)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活动总结表彰会,刚才光庆同志就今年以来我市开展的各项庆祝活动作了总结讲话,会议对在国庆活动中涌现出的优秀组织单位和先进集体进行了表彰奖励,并作了交流发言。在此,我代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对在国庆活动中付出辛勤劳动的广大干部群众致以亲切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对荣获优秀组织奖的单位和先进集体表示热烈祝贺!
今年以来,按照中央和省、市的统一安排部署,为了隆重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各级党组织紧紧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这一主题,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精心组织,广泛动员,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的群众性庆祝活动,整个活动主题突出,特色鲜明,隆重热烈,氛围浓厚。这是我市近几年来内容最多、规模最大、参与面最广、反响最为强烈的一次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在全社会产生了广泛影响,赢得了全市人民的一致好评。各项庆祝活动的成功举办,充分展示了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展示了全市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唱响了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的时代主旋律;体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精心筹划,体现了牵头组织单位认真负责、努力工作的优良作风,体现了参与单位和全体工作人员紧密配合、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形成了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支持国庆、广泛参与国庆的良好局面,成为规模空前的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成为人民群众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过程,广大干部群众的爱党爱国热情得到极大激发,自信心、自豪感和向心力、凝聚力得到极大增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升华。广大干部群众体现出的强烈爱国情感和巨大精神力量,必将成为鼓舞和激励全市人民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力量源泉。
当前,我们要把这一精神动力体现到推进全市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各个方面,贯穿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转化为广大干部群众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伟大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的坚定意志,转化为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实际行动。
一、抢抓历史机遇,积极应对挑战,以昂扬向上、无私奉献的精神加快天水经济社会跨越式科学发展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今年全市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是市委、市政府工作的大局。在国庆活动中,全市人民展现出昂扬向上、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为迎难而上、共克时艰,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围绕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各县区各部门积极宣传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实施应对金融危机冲击的各项战略部署和重大措施,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取得新进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取得明显成效。当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两大历史机遇,一是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启动的大好形势下,面临国家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的历史机遇。天水是我省唯一列入西部大开发后十年将要重点支持的地区,我们要积极融入,主动出击,进一步解放思想,扩大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工业强市、农业稳市、商贸活市、旅游富市、科教兴市”五大战略,做大做强装备制造业,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打造一批规模大、辐射带动强的企业,把天水建设成为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要加快发展以深厚历史文化为基础的旅游文化产业,推动以特色高效为主的现代农业,改善以交通能源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建设步伐,促进天水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二是面临省委实施“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的区域发展战略的历史机遇。天水是“两翼齐飞”东翼的一个重要区域,是甘肃的东大门,地处交通枢纽,区位优势明显,具有较强的工业基础,是全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农业特色产业基础较好,这就为我们贯彻落实省委提出的十六字方针,发挥比较优势,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无论是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战略,还是实施省委十六字方针的“两翼齐飞”战略,都是为了实现同一个目标和任务,都是为了加快天水发展,把天水建设得更加美好。因此,广大干部群众要进一步把在国庆活动中激发出来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转化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更加美好生活的坚强决心和强大动力,把昂扬向上、开拓进取的精神进一步发扬光大,努力为天水尽快融入“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推动全省区域发展战略,实现天水陇东南区域中心城市跨越式科学发展目标做出应有贡献。
二、深化体制改革,激发创新活力,以追求美好、崇尚艺术的精神促进天水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
近年来,为加强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产业发展,我市先后出台一系列文化政策,初步形成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和政策框架,在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与文化产业的整合发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特别是在国庆活动中,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高涨,追求美好、崇尚艺术的愿望表现强烈。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实施好“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和全省区域发展战略,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建设文化旅游大市。当前,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以推动我市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事业繁荣进步为己任,切实增强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紧迫感、使命感和责任感,站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加快推进我市由文化资源大市向文化建设强市的跨越,要把文化产业作为我市新的经济增长点,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统筹安排。一要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开创文化体制改革的新局面。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拓宽思路,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紧紧抓住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着力解决制约改革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在面上展开、向纵深发展,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推动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要围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公共文化事业,鼓励文艺工作者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文艺精品,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要认真落实已有政策,不断完善配套政策,充分发挥政策的激励和保障作用。二要提高市场运作水平,创新文化体制机制。通过改革寻求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办法,特别要深化文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形成政府主导的多元化投资机制,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坚持政府主导和市场运作相结合,搞好规划,做好决策,加大投入力度,提高市场化运作水平,吸引社会资金投入文化产业建设。三要整合资源、统筹规划、整体推进。统筹规划文化产业链,将天水历史文化资源的整体开发与自然景观、观光农业、生态防护林、休闲度假结合起来,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注重整合资源,形成天水集文化、生态、旅游、休闲等于一体的文化发展新区域,打造特色文化品牌,促进文化事业健康发展。
三、突出文化旅游,整合资源优势,以爱岗敬业、开拓创新的精神加快天水特色文化旅游强市建设
天水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文化资源丰富,文化积淀深厚,“中国天水伏羲文化旅游节”活动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初步形成了打造地方特色文化品牌与培育壮大旅游产业同步推进,统筹发展,文化旅游和谐互补的新格局。文化是旅游之魂,没有文化的旅游就没有魅力,没有内涵;旅游是文化的市场,没有旅游的支撑,文化就形成不了市场。文化和旅游的有机结合,已成为旅游业新的发展趋势。要牢固树立文化和旅游一盘棋、共同发展的理念,积极倡导树立新的文化旅游统筹发展观,在全市营造重文化、抓旅游、促经济的浓厚氛围。一是要整合文化旅游资源,提升文化旅游业核心竞争力。把文化和旅游有关的资源全部整合起来,整体推进,提升品位,丰富内涵,形成一条文化和旅游业和谐发展的新路子。特别要做好伏羲文化、麦积山石窟文化、大地湾文化的挖掘保护、宣传推介和继承发展工作,为打造特色文化知名品牌,发展天水文化旅游业奠定坚实基础。二是以项目建设为重点,推进文化旅游统筹发展的产业带动。丰富的文化是开发旅游项目的基石,只有挖掘出文化内涵,才能开发出具备吸引旅游者的旅游项目。要把项目建设作为全市文化旅游工作的重点来抓,大力发展民俗文化旅游、历史文化旅游、生态文化旅游和红色文化旅游四类特色文化旅游项目。三是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快文化旅游事业发展。要通过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及政策扶持,积极鼓励全社会采取自主联合、项目推介、文企联姻、招商引资等方式,引导民营资本等社会资金向文化旅游领域流动,全面提速文化旅游业快速发展,努力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强市,为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式科学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同志们,机遇难得,时不我待。全市上下一定要以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的成功举办为契机,总结经验,发扬成绩,大力弘扬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把国庆活动中迸发出的发展激情保持好、发挥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一致,开拓进取,为全面建设文明富裕和谐的新天水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