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领导干部学习班
暨天水市委五届八次全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天水市委副书记、市长 李文卿
(2009年10月29日)

同志们:
在全国上下认真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的新形势下,全市领导干部学习班暨市委五届八次全委(扩大)会议及时召开,这对于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有关会议精神,进一步统一全市上下特别是党员干部思想行动,明确任务,靠实责任,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深入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推动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式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昨天下午,市委书记张景辉作了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全面部署了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张书记的讲话全面、系统,指导性、前瞻性很强。与会同志要紧密结合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学习,全面把握,深刻领会,抓好落实。
下面,我结合中央、省、市有关会议和文件精神的学习,特别是张书记在市委常委会和这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的贯彻落实,紧扣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工作,讲几点意见,供同志们参考。

一、以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进一步认清形势,增强跨越式科学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关键是要按照张书记讲话中对当前形势的总体判断,紧紧围绕跨越式科学发展这个主题,透彻把握,捕捉机遇,迎难而上,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今年以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严峻挑战和春季干旱等自然灾害的不利因素,全市上下坚持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动力,以保增长、扩内需、强基础、调结构、保民生、促和谐为主线,抢抓机遇,扎实工作,狠抓落实,工业经济运行态势趋好,农业和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商贸旅游和非公经济快速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迈出新步伐,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谐社会建设扎实推进,全市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的良好态势。前三季度,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79.5亿元,增长9.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9.78亿元,增长11.8%;粮食总产104.46万吨,实现了新高;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5.69亿元,增长42.2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7.04亿元,增长25.3%;大口径财政收入26.43亿元,增长27.33%;财政支出62.74亿元,增长44.53%;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434.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4.5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6.23%和65.16%;劳务输出达59.74万人,创劳务收入37.47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同比分别增长9.11%和16.02%。
正如张书记在讲话中指出的,在看到全市各项工作进展较为顺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一方面,国际金融危机仍未见底,全球经济走势仍需冷静观察,发展面临的诸多困难和风险依然存在。在中央宏观政策的调控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了积极可喜变化,但企稳回升的基础还不平衡,新旧矛盾交织,应对挑战、化解风险将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另一方面,从全市发展情况看,市场需求仍显不足,工业企业订单减少,产销率继续走低,应收账款和产成品资金占用增加,流动资金更加紧张,企业效益继续下滑;部分农产品价格下跌,饲料等农资价格上涨,农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农民增收难度加大;进出口贸易下滑速度减缓但尚未止跌;部分扩大内需项目和灾后重建项目建设进度缓慢;金融危机导致投资者信心受挫,招商引资工作难度加大;劳务输转市场狭窄,就业再就业形势十分严峻,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提高社会保障水平面临新困难。
有困难就会有挑战,有动力就会有机遇。任何暂时的困难,都孕育着发展商机。中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国务院《关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西部地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建设关中—天水经济区,以及即将出台的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政策、支持甘肃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都是加快发展的有力政策支持。东南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灾后恢复重建、宝天高速公路建成通车等,为我市加快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对带动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进入,进一步扩大开放,提高聚集生产要素的能力,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全市上下既要正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也要充分认识面临的难得机遇,注重研究国家政策,把握国家投资导向,变压力为动力,化危机为挑战,切实增强跨越式科学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乘势而上,奋发有为,以百倍的勇气和超凡的魄力,创造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新业绩,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天水奋力做好打基础、立长远各项工作。

二、以《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为总纲,求真务实,科学谋划加快发展大计
《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全面实施,给我市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我们要按照张书记讲话精神的要求,以强烈的历史机遇意识和政治责任感,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统筹规划部署,精心组织安排,密切协作配合,加快《规划》实施,把关中—天水经济区这篇大文章做好、做实、做出成效。
一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规划建设关中—天水经济区,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立足西部实际,着眼于统筹区域发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重要举措。徐守盛省长在省市主要领导干部研讨班暨省委十一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讲话中指出,“天水作为该经济区的次核心城市,是我省至今唯一列入国家西部大开发重点区域的地区,也是西部大开发后十年将要重点支持的地区,对占我省人口40%多的陇东南地区发展影响深远,对全省发展也具有引领和示范的作用”。《规划》的实施,对我市来说,其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更为深远。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提升以装备制造业为主的工业经济实力、做大做强以深厚历史文化为基础的旅游文化产业、推动以特色农业为主的现代农业、改善以交通能源为重点的基础设施条件、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因此,全市各级党政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都要从战略的高度、区域发展的角度和加快天水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出发,充分认识建设关中—天水经济区的重大意义和对我市跨越式科学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国家的战略决策上来,用更广阔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更科学的态度,更强烈的责任感,更扎实的工作作风,认识机遇,抢抓机遇,用好机遇,加快推动经济区建设各项工作。
二要进一步明确思路定位和发展重点。紧紧围绕建设“一高地四基地”的战略定位,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的区域发展战略,按照市委“坚持解放思想,创新机制,优化结构,努力探索陇东南区域中心城市跨越式科学发展的新路子”的总体思路和张书记讲话精神要求,抢抓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扩大内需政策机遇,突出发展重点,着力在优化经济结构上下功夫,大力发展以现代农业为主的第一产业,加快发展以装备制造业为主的新兴工业,突出发展以现代物流和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壮大经济实力;着力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下功夫,加强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大力发展绿色、环保和循环经济,推动可持续发展;着力在自主创新上下功夫,推进技术进步和成果转化,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步伐,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着力在统筹城乡发展上下功夫,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着力在改革开放上下功夫,创新体制机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增强发展活力;着力在改善民生上下功夫,全面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做好这方面工作,推动跨越式科学发展,首要的是要把握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把关中—天水经济区作为振兴引领和示范高地所给予的一系列政策支持机遇,抓紧对接,超前工作,主动争取,力争抢前一步,抢先一步,用足用好用活国家和省上的一切政策,不辜负党的关怀支持,不辜负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期望。要立足跨越式科学发展,紧扣中央对西部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沿海经济区和内陆经济区一系列政策措施,抓紧做好我市相关规划和实施方案的编制工作,明确目标,强化措施。发改委要担负起牵头抓总责任,各县区、市直各有关部门要立即行动,力争11月底提出我市实施意见、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加快实施进程。要抓紧编制完成我市扶贫规划、城乡一体化规划,助推小康社会建设。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市委确定的总体工作思路,统筹谋划好“十二五”发展大计和明年的重点工作。
三要扎实推进《规划》组织实施工作。《规划》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和推动经济区建设的行动纲领。要把“设计图”变为“施工图”,还需要我们扎实细致地做好工作,在用足用活政策上动脑筋,在组织实施上下功夫。要把《规划》学习与四中全会精神学习紧密结合起来,与正在开展的第三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与省市全委(扩大)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结合起来,增强共识,完善措施。要加强对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的日常组织协调、项目管理、督促检查等工作,全力以赴争项目、争投资、抓发展,使《规划》落地生根,实现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