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全市经济运行平稳
完成生产总值97.5亿元 同比增长8.7%

(天水长开厂公司自主品牌出口32个国家与地区)
【天水日报讯】(记者 郝勤学) 日前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1至6月份,全市实现生产总值97.5亿元,同比增长8.7%;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8.95亿元,同比增长11%;完成大口径财政收入16.7亿元,同比增长7.46%;财政总支出39.9亿元,同比增长65.3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4.3亿元,同比增长39.5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1.29亿元,同比增长32%;全市接待游客281.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0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6.76%和10.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同比分别增长8.03%和19.18%。所有这些数据表明,上半年,我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并呈企稳向好态势发展。

工农业经济发展为经济平稳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上半年,面对金融危机影响,市委、市政府狠抓工业经济,全面兑现落实工业强市市长专项奖励资金和“10强50户”工程奖励政策,建立了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分析例会制度,重点扶持销售收入上亿元或成长性较好的华天、星火、锻压等22户工业企业,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大力实施农民增收“六大行动”和农业发展“八大工程”,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狠抓农业产业化经营,新建了一批果品、蔬菜、畜牧等产业基地;工业企业迎难而上,通过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力度,积极开拓市场,西电集团正式参与投资重组天水长城电工器材厂,“燎原”、“二一三”、“TSD”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华天集成电路高端封装、华天表贴式大功率半导体器件封装、电缆厂城轨列控系列电缆高技术产业化,星火技术中心创新能力和供热公司节能改造等重大工业项目争取到位。所有这些,都为全市工农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奠定了基础。

项目和投资为全市经济平稳运行发挥了助推器作用。上半年,全市各级党委、政府狠抓项目不放松,紧紧抓住规划建设“关中—天水经济区”等各种政策机遇,特别是以国家扩大内需、加大投入为契机,不断完善市级领导包抓重点项目责任制,落实招商引资项目160项,到位资金21.19亿元。全力以赴抓投资、上项目、促发展,落实了武汉凯迪生物质能源、中材天水200万吨水泥、祁连山年产120万吨水泥生产线等重大项目,积极推进宝天高速公路及过境段、天定高速公路、天平铁路项目,论证储备了天水到陇南、天水到平凉的高速公路,天水到武都的铁路(连接兰渝线),天水民航机场搬迁,渭河流域综合治理等一批重大项目。据统计,仅1—5月份,全市100个重大建设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0.36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31.5%,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45.4%。

消费作为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为经济的平稳运行发挥了拉动作用。上半年,我市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开展“家电下乡”活动,全面实施“退市还路”工程,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协调两区八大商场延长营业时间,采取措施,提高商贸流通和餐饮服务业的档次和水平,全市消费品市场持续活跃,社会消费需求不断扩大,有力地拉动了全市经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