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重要增長極促隴東南發展
──訪關中─天水經濟區 天水市委書記張景輝

圖:甘肅省天水市市委書記張景輝接受本報採訪
不久前,國務院正式批准《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國務院新聞辦在京專門組織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這個總面積7.98萬平方公里,包括陝西省西安、咸陽、寶雞、銅川、渭南、楊淩、商洛部分區縣和甘肅省天水市所轄行政區域,直接輻射陝西省陝南漢中、安康,陝北延安、榆林,甘肅平涼、慶陽和隴南地區的關中─天水經濟區建設正式啟動。\香港大公报記者 楊韶紅 傅勇濤

構築西端增長極
該經濟區中唯一的甘肅省城市天水市市委書記張景輝在接受本報採訪時說:「規劃建設關中─天水經濟區,是黨中央、國務院統籌區域發展、深入推進西部大開發的重大戰略舉措。這一經濟區的建設對於促進區域經濟社會加快發展,構築支撐和帶動西部大開發戰略高地,形成全國經濟協調發展的增長極,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他表示,關中─天水經濟區的設立,將成為天水擴大對外開放、加快自身發展的一次歷史性機遇。《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將經濟區定位為「一高地四基地」,即全國內陸型開發開放戰略高地、統籌科技資源改革示範基地、全國先進製造業重要基地、全國現代農業高技術產業基地及彰顯華夏文明的歷史文化基地。天水是關中─天水經濟區的次核心城市和重要的發展極,肩負著發揮甘肅東部橋頭堡作用,輻射帶動隴東南及毗鄰地區加快發展的重任。因此要搶抓這一機遇,力爭使天水成為重要的區域交通樞紐、裝備製造產業集聚城市和旅遊目的地,隨著其發展為經濟區西端重要的增長極,將可更有力地帶動和促進隴東南地區經濟社會發展。

打造次核心城市
張景輝指出,在關中─天水經濟區建設中,天水要著力於突出發展裝備製造業、加快發展現代設施農業、加強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大力發展商貿旅遊和文化產業、積極推進城鎮化進程、努力擴大對外開放。培育機械製造、電子電器、電子資訊、醫藥食品、建築建材「五大集群」。加快建立和完善公路、鐵路、民航三位一體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把該市建設成關中─天水經濟區西端的重要交通樞紐。加強與經濟區內城市旅遊產業的交流合作,做大做強旅遊產業,加快甘泉、西十里物流中心等物流園區建設進度,大力培育現代服務產業體系,建設中華始祖文化園、民俗文化園、文化產業園三大園區和伏羲文化、麥積山石窟藝術文化、大地灣文化、民間民俗文化和佛教文化五大基地,使天水豐富的文化資源變為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努力提高區域綜合經濟實力,把天水建設成關中─天水經濟區的重要增長極,按照關中─天水經濟區「一核、一軸、三輻射」的空間發展戰略,將天水建成經濟區內重要的次核心城市。
他還表示,將在全市幹部群眾中著力強化發展、機遇、開放、協作、人才等意識,加快經濟區建設步伐,按照國家批准的《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2009至2020年時限及總體思路、產業布局、政策措施,編制完善天水市發展建設的具體規劃和實施方案,研究配套相關政策,按照總體規劃,認真篩選、儲備一批能夠帶動全局,有較強支撐和輻射作用的重大項目,並力爭使更多的項目列入國家和省級計劃,盡快付諸實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