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女娲文化故地行系列报道之二
河北新乐:伏羲在这里成长

(1月7日,由天水市委、市政府和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共同发起的“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女娲文化故地行”考察活动在天水启动)
1月9日一大早,“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女娲文化故地行”考察团一行离开河南淮阳,向“羲皇圣里”——河北省新乐市进发。经过一天的长途跋涉,中途赴河南淇县灵山“娲皇宫”进行了短暂的考察,于当天晚上抵达新乐市。
新乐市是河北省中南部的一个县级市,地理位置优越,历史上有“九省通衢,三辅重地”之称。在新乐市北郊1.5公里处,有一处占地面积约300亩的伏羲台(又称人祖庙),据当地文献记载,距今7800年左右,人文始祖伏羲率部落从成纪(天水)来到这里生息繁衍,成长壮大,始婚姻、制嫁娶、结网罟、教渔猎、解河洛、创八卦、创甲历、定四时等,开辟了人类文明。新乐也因此在历史上被称为“羲皇圣里”。
1月10日上午,考察团一行在新乐市文体局负责人的陪同下,赴新乐市北郊的伏羲台进行了考察。走进伏羲台山门,可见一高约5米的大土丘上坐南朝北沿同一中轴线顺势而上建有六佐殿、龙师殿、寝宫三座大殿。龙师殿内的伏羲塑像与寝宫中的伏羲、女娲塑像,显得年轻而富有朝气,似在印证伏羲在这里成长壮大的历史。
在新乐,相传农历三月十八为伏羲诞辰,三月十八自然也就成为新乐人民祭祀伏羲的日子。据伏羲台管理人员介绍,每年的三月十八,成千上万的新乐人民及全国各地的香客都来伏羲台进香祭拜伏羲女娲,场面热闹壮观。
由于伏羲文化在新乐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自1993年以来,新乐市为进一步弘扬伏羲文化,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投资1500万元对伏羲台建筑进行了修复,并先后于2000年、2003年、2006年举办了三届伏羲文化节暨伏羲文化研讨会,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参加研讨活动,国务委员陈至立等领导及联合国官员都曾莅临视察。同时委托中科院地理研究所做出了《新乐市伏羲文化城旅游开发规划》,按照该规划方案,新建的伏羲文化城将以伏羲台为中心,分祭坛、伏羲台、中华四季钟、万亩狩猎场等13个部分,占地面积2000多亩。该项目建成后,将再现伏羲时期的生产生活形态,全面展示伏羲文化丰富的内涵。目前伏羲文化城项目已列入新乐市“十一五”规划,正在进行项目建设开发招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