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姬旺芳)近日,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今年,市县区在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中不断拓宽思路,创新方法,注重规划的全面性、针对性、科学性,以村为单位,以户为基础,自下而上进行编制。目前,全市有65个示范村完成了规划编制工作。
建设新农村,规划须先行。规划编制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上半年,我市按照“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统筹安排、科学实用、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简化审批程序,突出重点,充分听取农民意见,每个村按照“一主一副”或“一主两副”的要求,培育1—2个持续增收、整村增收的特色主导产业,产业发展规划编制突出了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村庄建设规划突出地域特点,体现乡村特色,推出以整洁美化型为主、以拆旧建新型和异地搬迁型为辅的三种模式。规划主要包括家庭基本情况、产业发展规划、村庄建设规划、社会事业家庭规划、民居房屋建设情况等,截至目前,全市第一批45个示范村的规划编制已全部完成,第二批56个示范村的规划编制工作已全面启动,其中有20个村已经完成,国家有关部委确定的示范县区、省级试点县区、试点村也完成了规划编制工作,部分县区已着手推进村的规划编制。11月底,将全面完成第二批56个示范村和301个推进村的规划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