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守盛]建设一个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的社会,是我们科学发展观的义务之一,也是我们共同追求的目标之一。我们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在这里,我很高兴地告诉记者同志们,去年全国完成两个环保指标,一是二氧化硫的排放减量,还有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去年全国没有能完成任务,因为全国目标是在“十一五”期间每年递减2%到4%的目标,去年我们甘肃省二氧化硫的排放量较之于上一年削减了3.02%,化学需氧量削减了2.2%,是全国4个省份完成的其中之一,在西部12个省份,很高兴地告诉记者,我们完成了这个指标,还得到了国务院的表彰。 [ 2007-05-24 10:55:59 ]
[徐守盛]但是,我们清醒地看到,甘肃省的生态环境,也就是甘肃省的2个方面的约束指标要在“十一五”期间完成国务院下达给我们的任务,我们感到压力很大,这两个压缩指标是,第一,节能降耗每年4%,污染物的排放每年要减2%,我们感到压力很大,因为我们甘肃省的产业结构尤其是工业结构主要以“两高一资”的企业为主,就是高耗能、高排放、资源依靠型。为何是这样的结构呢?因为我们主要是石油化工、有色冶金为主的一些主导产业。 [ 2007-05-24 10:56:24 ]
[徐守盛]因此,我作为省长,有省长负责制,国务院给我下达了任务,下达了指标,而且这是必须要完成的,完不成,国务院要实行问责制,我完不成这个任务,就要引咎辞职。为此我脑子里一直在思考,下达给我的任务是“十一五”期间,我的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减少56.3万吨,化学需氧量排放减少16.8万吨,这个数字一直印在我的脑子里,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现在正在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一个工业企业,每一个具体的城市和每一条河流,层层分解落实它,因为我们的技术比较高,就拿节能降耗来说,2005年,全国的GDP每万元耗煤1.22吨,甘肃每万元GDP耗煤2.28吨,高出全国85%的水平,因此去年我完成了治污减排的目标,主要因为是原来的基数比较高。 [ 2007-05-24 11:01:31 ]
[徐守盛]但是,“十一五”期间我还要保持10%以上的GDP增长速度,这是现有的现状,我还有增量,不仅要解决历史遗留的问题,在现在的发展当中,必须要一个一个来,控制污染排放以及节能降耗工作。 [ 2007-05-24 11:01:53 ]
[徐守盛]今年“两会”期间,总理在甘肃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的时候,总理关心的四件事都涉及到生态环境建设问题。第一件事,绝不能让民勤变成第二个罗布泊。第二件事,祁连山的冰川在逐步消融,如何保护祁连山的冰川。第三件事,涉及到河西走廊的内陆河的治理,因为河西走廊有三条内陆河,第一是石羊河,第二是黑河,第三是疏勒河。第四件事,涉及到人类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的保护和月牙泉的水位下降,要逐步消失的问题。这就是总理很关注的四件事。按照这四件事,实际上不是今年一年,应该说历届党委政府和全省人民也都是很关注这四件事,做了大量的一系列的工作,目前在向好的方面发展。 [ 2007-05-24 11:07:16 ]
[徐守盛]我想,对这四件事,我们采取的措施,由于时间的关系,我在这里就不一介绍了,有记者朋友关心的、关注这方面的工作,我们还可以提供一些资料。另外,还有三件大事,对于甘肃来说,人们比较关注的三件事,第一是兰州市的大气污染治理的问题,第二是黄河母亲的污染治理问题,第三是绝不能让民勤变成第二个罗布泊。这三件事是目前甘肃省整个生态环境建设和环境保护比较敏感的三件事。 [ 2007-05-24 11:09:06 ]
[徐守盛]民勤县,是在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中间的一个绿洲,如果民勤不保,巴丹吉林和腾格里沙漠握手了以后,就沙进人退,不仅威胁到整个河西地区和甘肃生态环境的安全问题,也关系到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安全问题,这是总理的亲笔批示。 [ 2007-05-24 11:09:47 ]
[中国新闻社记者]甘肃中西部地区的干旱问题历来受到人们的关注,我也从有关资料中看到,近年来甘肃中西部地区的马铃薯和花卉产业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提高了当地农民的收入,改善了他们的生活,请问徐省长,我们省是如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谢谢。 [ 2007-05-24 11:10:41 ]
[徐守盛]甘肃名字叫甘肃,不是干旱的干,但是甘肃这个名字,似乎就有干旱的味道在里面。甘肃是一个十年九旱的省份,是严重缺水的地区,全年的降雨量,全省平均只有300毫米左右。甘肃有八个气象区,既属于长江流域、又属于黄河流域,降雨量最多的有陇南和天水,全年的降雨量也可以达到700毫米左右,有的年份也可以接近800毫米,应该说这个地区是不缺水的,但是仅仅是一小部分。从陇东向西部,呈降雨量递减的趋势,到酒泉、敦煌,全年的降雨地区不足40公里,因此,全省的降雨量是在300毫米左右,应该说是极度干旱的省份。 [ 2007-05-24 11:11:50 ]
[徐守盛]近几年来,我们在国务院的大力支持下,包括兄弟省的支持,还有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关注之下,我们在逐步解决群众的饮水问题,很有可能包括在座的记者都向我们捐出了爱心水窖的资助,在甘肃的同志,到了外地的,首先想到的就是家乡有没有水的问题,能不能痛痛快快地洗个澡。因此,在农村建设当中,我们实施分类指导,实事求是,面对我们的现实,广大老百姓最迫切最现实、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新农村建设的重点问题,因此在新农村建设当中,我们在合理规划的基础上,实施分类指导。 [ 2007-05-24 11:13:44 ]
[徐守盛]其次,解决老百姓以饮水为主的基本生计问题。再次,千方百计地调整农村的结构,增加农民的收入,这是我们整个新农村建设的应有之义。我们在新农村的建设方面,关键是提高广大农民的素质,千方百计地培训、教育农民、引导农民,让他们提高综合素质,学到一技之长,大搞劳务输出,增加自己的收入,加快农村建设的步伐。 [ 2007-05-24 11:15:09 ]

[人民日报记者]我有两个问题。第一,民生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各级政府也下大力气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了突出的位置,请问徐省长,甘肃省在资源紧缺,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处理改革发展和民生之间的关系,有哪些具体措施。第二,全国许多地方都在进行公祭的典礼活动,您如何看待公祭比较活跃的现象,跟当前的文化建设有什么关系?甘肃的伏羲人文始祖公祭和其他省份的祭黄帝、祭孔有什么不同呢? [ 2007-05-24 11:17:07 ]
[徐守盛]关注民生办实事,是我们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最基本的要求。我们在去年财力十分紧张的基础上,为老百姓办了五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我们去年所办的五件实事是:第一,解决了农村五保户的生活供养问题,全覆盖,由各级政府包下来,而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对农村鳏寡孤独的、无依无靠的五保户供养的实施办法和管理的具体条例。 [ 2007-05-24 11:18:39 ]
[徐守盛]第二,我们对农村老百姓也实行了最低生活保障。不是城里人实行了最低生活保障吗?我们农村也实行了最低生活保障。第三,对城镇享受低保的职工解决了医疗保险问题,解决了他们看病难、看病贵的后顾之忧。第四,对城镇的零就业家庭实施了每家每户都必须要有一个人就业,起码要有一个人就业。第五,对极度干旱的,没有解决饮水问题的三个地区(环县、会宁、靖远)实施了饮水工程。 [ 2007-05-24 11:20:12 ]
[徐守盛]今年,在去年的基础上,我向全省人民承诺,要办12件实事,我算了一下,我的财政投入要有15亿元,就是其他的什么事不干,主要向老百姓倾斜。办的事就不一一列举了,其中包括国家今年出台的大中专生的助学金问题,我们事先就已经考虑了,我在财政预算当中拿出了三千万,专门解决我省里在校的贫困大学生的助学金的问题,现在国家也出台政策了。 [ 2007-05-24 11:23: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