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株曾见证了诗圣杜甫在天水生活历史,被当地人冠以“子美树”美名的千年古槐,如今却根须裸露,虫洞遍体,命在旦夕。这是记者于植树节前夕在麦积区甘泉镇东柯谷中看到的情景。
记者在甘泉镇八槐村北坡看到,生长在麦田地头崖畔之上的“子美树”(当地也称八股槐),由于人为的取土、生产等活动,造成树根大量裸露,占树体三分之一的东边的几股树干布满弹孔形的虫洞,已然干枯死亡,加之近几年干旱、虫害的危害,加速了八股槐的衰老,对八股槐的生存状况更是雪上加霜。
八股槐位于东柯谷八槐村杜甫草堂附近,民间相传为汉槐,具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当年杜甫流寓东柯时,树下曾留下诗圣的足迹和“仰面贪看鸟,回头错应人”的诗句。诗人离开秦州后,当地民众为了纪念杜甫,就把这棵古槐叫做“子美槐”,与始建于北宋的“东柯草堂”一起被载入史册,并和东柯草堂、白水涧、砚洼台、仙人场、崇果寺遗迹、子美堂、杜夫子书房台子、杜佐后裔及清代古碑,形成了世人瞩目的东柯杜甫文化带,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我市杜甫研究会的文人学者们对八股槐为代表的杜甫遗迹的保护非常重视,他们曾多方奔走呼吁,希望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八槐村村民李新彦告诉记者,从杜甫研究会成立之初就对古树问题提出了保护意见,以引起世人的关注,但时至今日,又是一年植树节,这棵珍贵文物树八股槐却仍未得到有效保护,出现了八股槐正面临死亡的尴尬局面。当记者问及保护八股槐初步需要多少资金时,李新彦说,由八槐村出地、出人力的情况下目前大约只要一两万元,就可以使八股槐得到有效保护。有关专业人士对此树提出来的保护方案是:
一、在树后修建水池,对古树实施科学渗灌,以解干旱的危害;
二、对裸露在外的树根立即进行保护,满足相应的树盘营养;
三、定期科学喷施农药,以除虫害。
杜甫研究会提出保护古树的倡议,希望有识之士伸出援助之手,为保护这棵杜甫文化载体的千年古树尽一点心,出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