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实践】盘活阵地资源 彰显时代风貌
石马坪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打造“品牌”实践基地
秦州区石马坪街道立足实际,以“抓重点、破难点、创亮点”为主题,以理论宣讲为内容、以文明实践为依托、以志愿服务为载体,配强组织架构,健全工作制度,整合多方资源,规范运行流程,找准组织建设和服务群众之间的结合点进行结对帮扶,将文明实践阵地建设延伸至小区楼院。通过挖掘辖区内红色资源,打造了红色“1112”品牌(即,一馆:红色记忆馆;一廊:红色文化长廊;一课:红色微课堂;两队:红色宣传队和红色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切实增强宣传思想工作和服务群众的能力,引领推动街道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以小平台构建大阵地,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始终坚持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紧扣活动主题。充分运用“微信公众号”线上平台、党群服务中心等线下阵地,全面强化“活动、典型、成效、经验”四大宣传模块。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开展红色诵读活动30余次,不断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切实丰富群众精神生活;建强专业队伍。深入发动党员、五老人员等投身志愿服务,截至目前,全实践所现有注册志愿者200人,自2020年6月建成以来,累计至今共开展志愿服务活动460余次,受益12000余人次,一大批“宣传小喇叭”“红色宣讲员”和“百姓名嘴”活跃在小区院落、大街小巷。
以小善行传递大爱心,让志愿服务“福泽千家进万家”。坚持“群众吹哨、志愿者报到”,把群众的需求作为文明实践的方向。志愿服务项目化。建立健全服务清单,大力推广“四单”服务模式,各志愿服务队共同认领、共建共享,着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志愿服务常态化。石马坪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联合综合执法、市场监管、公安、住建、环卫、消防、交警、房管、工信、供电等部门,扎实开展市容环境卫生秩序集中整治工作。对广裕路、合作南路、团庄路,对店外经营、占道为市、车辆乱停、“门前四包”责任落实不到位等问题进行了集中整治;关怀慰问伴身边。结合“我们的节日”和“学雷锋”志愿服务日,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志愿者们主动前往辖区独居老人和困难居民家中,为他们送去慰问金,并提供义务服务。
以小细节释放大效应,让常态长效建设“固于制、践于行”。完善褒奖激励。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加强对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领导,不断推动志愿服务活动全面铺开、纵深推进。出台志愿者管理办法,大力开展“最美志愿者”“十星级文明户”、寻找“最美家庭”等评选活动,用身边典型传播社会正能量,涌现出王铁汉、郭庆粉等一批典型人物;突出督查考核。制定《石马坪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工作制度》等,实现认识到位、领导到位、措施到位,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推动志愿服务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编辑 赵雅琪)
(新闻来源:秦州区融媒体中心 转载:李俊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