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破浪的少年, 秦州检察“拍了拍”你
——防交通事故篇

炎炎假日,孩子嗨翻天,家长脑壳疼,除了繁忙的工作、家务之外,最操心的就是孩子的出行安全。尤其近年来未成年人无证驾驶摩托车、电动车的交通违法现象增多,他们为追求刺激,在马路上横冲直撞、追逐嬉戏,这一现状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

检察官解析
道路交通损伤是全球青少年死亡的三大主因之一,我国每年有约4万名14岁以下的孩子因道路交通事故受伤甚至死亡。很多交通事故的发生,都是由于行人不遵守交通规则和交通秩序导致的,如果我们都严格遵守交通规则,悲剧或许就不会发生。
青少年天性好动,尤其男生喜欢打闹,在公共场合就很容易发生事故。比如在公交站台与同学打闹、推搡;过马路时不走人行横道、互相追逐,或者在红绿灯交替的当口“冲剌”、突然加速或中途折返;又或者在路边两侧停有车辆时,从车辆前面或中间突然跑出来导致被剐蹭碾压;乘车时将头、手或身体其他部位伸出车窗或天窗;还有骑自行车闯红灯、逆行、带人,甚至与机动车抢道、与同学互相竞驶;以及在未满法定年龄的情况下无证驾驶摩托车、小汽车造成自身或他人伤亡。因此,对于青少年来说,在出行时提高安全意识,注意自我防护,才是避免人身伤害的关键。

防范攻略
1.加强交通安全知识的学习,自觉提高安全意识,增强法治意识,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和交通秩序,谨防“中国式过马路”。
2.路上行走时要走在人行道上,没有人行道的要靠路边行走;横过车行道时须走人行横道、过街天桥或地下通道,没有这些设施时,不要在车辆临近时突然横穿而过。
3.行路时要注意各种信号灯的指示,尤其是路口红绿灯、人行横道信号灯和车辆转向灯的变化;过马路时要在行人等待区等待通行;穿越马路时应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快步通过,不要在斑马线上闲庭信步;如果红灯亮起时仍处于机动车道上,应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继续前行,直至通过路面或在道路中心线等待下一次绿灯亮起后再行通过。
4.不要在车行道、桥梁、隧道或者交通安全设施等处逗留;不要在马路上玩耍、抛物或进行妨碍交通的活动;不要穿越、攀登或者跨越护栏等隔离设施。
5.不满12周岁不能在道路上骑车,不满16周岁不能驾驶电动车;不要在人行道、机动车道上骑自行车;骑车时不要戴耳机听音乐;不要手中持物骑车,不要双手离把骑车,不要两人骑一车,不要相互竞驶、互相追逐。
6.驾驶机动车必须依法取得驾驶证,拒绝无证驾驶,拒绝酒后驾驶。
7.头盔作为保护驾乘人员头部的有效工具,是骑行者遇到危险的最后一道防线,因此驾驶和乘坐电动车、摩托车必须戴安全头盔。
8.乘车时千万不能将头、手或身体其他部位伸出窗外,因为车辆在行进过程中,伸出窗外的身体部位可能会与旁侧的树枝、交会的车辆及其他车外物发生擦碰,造成危险。
(天水在线编辑:李俊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