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请缨抗疫情 一线传递正能量
秦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积极奋战疫情防控一线
从来就没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秦州区各级各类志愿者积极响应号召,迅速行动,主动请缨,逆行而上,全力投身全区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阻击战,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的重要作用,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
党员志愿者 危难时刻的一面旗
秦州区广大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坚守防控疫情第一线,成为抗疫一线最耀眼的身影。
天水郡街道组建有6支志愿服务队。皂郊路社区党员王承春志愿服务队在楼院、小区门口醒目位置张贴倡议书、发放宣传资料600余份,将 21名党员志愿者安排到人员劝导、疫情防控宣传、外来人员排摸、重点人群管控等4个岗位,对全辖区小区及院落进行地毯式排摸,挨家挨户敲门询问,对有外省来秦人员进行了详细登记,做好疫情联防联控。西十里社区党员志愿服务队由社区干部、民警、辖区单位负责人和居民小组长、楼栋长等28名党员组成,连日来,他们不分黑白昼夜深入社区各个居民小区、辖区单位进行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开展外来人员摸排、重点区域消毒和疫情监测等工作,每天工作10个小时以上,但却从未有过任何怨言。
西关街道西站社区党员志愿者刘海莉来到社区主动请缨。1月25日,她在入户排查时发现有户居民13日从武汉回来,详细了解后得知两位老人在武汉帮女儿带孙子,这两天老人感冒有点发烧,刘海莉在第一时间将这一情况反映到社区,与街道社区干部一起深入排查、监测体温,在将老俩口送往医院后,刘海莉又忙着喷洒消毒液,排查整个单元、整栋楼,看是否有和老人密切接触的居民,提醒大家做好防控工作,一直忙到晚上8点多才休息。
目前,秦州区7个街道45个社区充分发挥大工委、大党委领导协调和共驻共建作用,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68支,设立先锋岗125个,划分党员责任区226个,设置疫情防控检测点239处,各社区网格员、楼栋长、居民党员全力开展排查工作,累计走访群众71074户,织密了城市疫情防控“防护网”,为居民群众构筑起一道道坚实的疫情防护屏障。
社区志愿者 居民心中的一盏灯
各街道积极组建社区疫情防控志愿者队伍,把防疫防控服务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主阵地主战场,他们走上街头,从沿街商户到个居民小区,通过多种形式教育引导广大辖区居民正确认识疫情,自我做起防范疫情,管好家人群防群控。
天水郡街道瀛池社区志愿者服务队为最大限度降低疫情输入和蔓延的风险,制作印刷了2400多张居民通行证,从2月1日至2月2日两天时间里,全部发放所有居民,目前,居民群众正按社区居民通行证管理的要求,有序出入。西十里社区青年志愿者李刚带领着一个个“红马甲”不分黑白昼夜深入到社区各个居民小区、辖区单位进行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张贴告知书、温馨提示500多份。他还每天背着20多斤重的喷雾器,在小区入口、单元楼道、垃圾堆放点等一些重点区域进行消毒。
东关街道尚义巷社区的志愿者们纷纷穿上“红马甲”,分组分片对辖区各个小区、公共区域等开展防疫宣传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门用手持喇叭广播,发放《致武汉来甘返甘人员的一封信》及相关宣传页、张贴宣传海报等“接地气”的做法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告知群众要注意疫情防控,并通过微信群、朋友圈等转发、利用移动音箱滚动式反复在辖区各个小区、主要路段进行播放,强化居民的自我防范意识,真正将疫情防控宣传送到居民家中。
石马坪街道、西关街道,七里墩街道与辖区派出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形成“1+1+1”联动机制,组成社区民警、医护人员、社区干部“三包一”志愿者服务工作组,对居家隔离人员和不便出行孤寡老人、残疾人等困难群体,志愿者们主动承担起为需要帮助的居民代为购买生活物资和药品的任务,送物上门、送药上门、送关怀上门,确保观察对象的正常生活与合理需求,解除居民后顾之忧,更好落实防控措施。
群众志愿者 疫情防控的安全员
疫情防控期间,一些热心群众也自发加入到志愿服务队伍中,开展送防疫知识、送温暖等行动,他们积极参与开展防控宣传、摸底排查,疫情监测、管控等工作,用爱心传递抗疫的信心和力量。
石马坪街道南一社区金宇花园小区5名住户自发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主动给邻里朋友宣传防疫知识外,并将自己家里备用的消毒液捐献给小区物业,和其他志愿者一起开展小区楼院、单元门、楼道走廊公共区域消毒工作,
秦州区同愿公益志愿者服务队,在得知街道口罩缺少的情况下,专门自筹资金从外地采购了大量的急缺医疗物资,发起“守护平安、同愿在行动”的暖心行动 ,为中城街道自治巷社区工作人员免费发放口罩。
皂郊镇组建36个志愿者服务队,结合自身特点,明确分工,设有卡口执勤员、卫生消毒员、村内巡查员、后勤保障员和应急处置员等岗位,志愿者自觉服务,坚守岗位,积极投身疫情防控阻击战。虎皮沟村民赵国海,虽然是聋哑人,但面对疫情,他毫不犹豫,主动要求到路口值守,并为其他值班值勤人员送水送粮,搞好后勤保障。从湖北务工返乡的唐兵主动居家隔离后,杨家沟村村支部书记张同求和村医董永胜担起了为他家送生活用品的任务,每隔一两天都会把东西送到门口。自村里开展定点设卡执勤以来,张同求和董永胜还主动承担了夜间执勤点值班工作。店镇村村民杨夫田是一位年过6旬的老党员,看到村上发起的志愿者招募令后,第一时间就到村委会报到,自觉投入到志愿者服务当中,和其他党员干部一起忙活起来。并向党组织捐款500元。
哪里有困难,哪里有危险,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志愿者的身影,正是这些由党员干部、社区职工、村民群众组成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他们多方宣传,摸底排查,蹲点值守,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为秦州百姓筑起了一道联防联控的安全线。(秦州区委宣传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