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看地质灾害隐患点)

(娘娘坝镇有序转移地质灾害隐患点群众)

(白音村党支部发动党员干部群众疏浚河道)

(赵峡村投入大量机械人力清理行洪障碍物及河道淤泥)

(赵峡村抢修道路5公里)

(夜以继日,坚守岗位)

(金池村党支部发动干部群众开展灾后自救)
“7·10”强降雨引发白家河流域多条道沟山洪暴发,造成秦州区娘娘坝镇28个行政村1075户4842人受灾,房屋损毁86户360间,道路损毁49条25公里,河堤损毁26处16公里,农作物受灾成灾5034亩,交通、水利、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不同程度受损,群众受灾面广,生命财产安全受到极大威胁。面对灾情,娘娘坝镇党委科学组织,靠前指挥,全力开展抢险救灾,努力恢复受损设施,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灾情发生后,娘娘坝镇党委即刻启动了抢险救灾预案,依据防汛预警信息,科学判断,科学决策,第一时间组建了以党委副书记、镇长鲍晓炜为总负责的娘娘坝镇“7·10”抢险救灾领导小组,下设抢险救灾组、后勤保障和物资发放组、灾情统计组4个工作组。依照受灾严重程度,在抢险救灾组下设5个片区工作小组,明确了各自责任区域和人员分工,确保抢险工作在第一时间全面迅速展开。坚持日例会制度,采用白天抢险救灾,晚上召开碰头会议的办法,汇总抢险救灾情况,并根据新情况新问题,及时研究对应措施,合理调整力量,确保救灾工作高效开展。
抢通道路,打通救援通道是救灾工作的首要任务。娘娘坝镇党委多方协调动员,调集挖掘机、装载机等工程机械,对白音、长河、庙川、中寨、小峪、金池、赵峡等村道路进行抢修,对河道进行疏浚。
组织群众开展生产自救,是把雨损失降到最低的有效措施。娘娘坝镇按照“急难险重政府上,力所能及群众干”的原则,各村党支部采取到户工作法,组织群众对村庄巷道、院落和房前屋后的淤泥等影响安全和卫生的轻度险情和隐患进行清理清除,组织群众力所能及地开展自救。赵峡村、金池村、牛峡村、白音等10余个党支部在7月10日下午,率先在抢修道路、河堤等基础设施的雨点竖起党旗,组建“党员先锋队”,发动组建村民志愿者队伍,带领广大群众开展道路抢修和河道疏浚工作,为恢复群众生产生活做好基础性工作。
“7·10”强降雨之前,经全镇各村干部逐户排查,有地质灾害隐患区54处,居住在隐患区群众653户3069人。提前转移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五保户230户1012人。为全力做好防汛工作,娘娘坝镇党委以全镇5个片区为单位,成立了5个片区抢险救灾组,分别下设入户通知预警组、隐患住户转移组、抢险救灾应急组3个组,明确各自职责。各村制定了《防汛减灾隐患排查及群众安全转移责任分工表》,成立了相对应的工作组,相关责任人认真履职,通过紧锣密鼓入户宣传动员、有序转移群众,截止强降雨之前,已转到外地的隐患区住户308户1447人,转移在本村和投亲靠友、既定避险区域的住户345户1622人,确保了全镇653户隐患区群众汛前及时安全转移,在本次降雨中有效避免了人员伤亡。
同时,该镇提前安排,将抢险救灾准备工作做到了位。一是度汛物品设施准备到位。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入手,准备了充足的衣物被褥、老弱病残食品药品、安全转移临时借用住房和手电、充电器等,共储备衣物被褥500套,方便面、矿泉水300箱(件),预先协定避险房屋1032户,确保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二是防汛物资储备到位。汛前储备了足够的铜锣、铲车、洋镐、雨衣、发电机等救灾工具,发放铜锣120面、预警器60个、铲车挖机70辆、洋镐铁锹1000把、雨衣雨鞋200套、手电300把、编织袋5000条,铁丝网500片,发电机3台,确保防汛队伍抢险队伍有工具。三是应急队伍组建到位。组建了入户通知预警组、隐患住户转移组、特殊人群监护组三支队伍,发展壮大了志愿队伍、党员队伍和镇村组干部编队3个分队。全镇组建村级志愿者队伍130个1700余人,党员应急分队35个670余人,镇村干部编队56组240余人,确保灾情发生时有坚强的组织、人力保障。
尽管做足了充分的准备,7月10日的强降雨还是使大部分村道路、电力、通讯等冲毁冲断,加之7月份以来持续性降雨,致使山体滑坡、发生次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更大。面对近期接连的降雨,干部群众的情绪出现了波动,克服困难,战胜洪灾的信心与决心开始动摇,面对这样的情形,党委及时召开会议,再次动员,进一步统一了广大干部的思想,组织全体干部再次投入抢险救灾工作,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各带队伍,各自行动,在第一时间通过各种有效方式与责任区的村干部进行了衔接,一边传达党委会议精神,一边了解险情易发地段。同时提醒村上通知村民提高警惕,严密监测汛情,提前做好房前屋后水路疏通工作,随时做好避险转移准备。
镇党委靠前指挥,抢险救灾领导小组的同志们白天在各个受灾村庄之间指导抢险救灾工作,晚上奔赴灾情隐患点突出上寨、中寨、长河的一线指挥,由于时间紧急,他们连续3天午饭在救灾现场吃方便面凑合,晚饭啃干馍坚守岗位。由于长河村村落分散,道路冲毁,步行路程达11公里,他们长途跋涉,疲惫到连走路都有点迟缓,但每到一个救灾点上,抢险干部的信心顿时提振。他们深入一线,具体指挥抢险救灾工作,协调突发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确保抢险救灾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针对“7·10”洪灾面广,难度更大的特点,镇党委统筹兼顾,科学调度,“十个指头弹钢琴”,及时抽调力量,组成工作组,深入到李子、马路片和白草片,积极开展工作,确保各受灾区域和村庄抢险救灾工作同步推进,使受灾的群众都在第一时间得到援救,感到党组织的关怀与温暖,使广大受灾群众体会到只要有党组织在,天就塌不下来,灾难一定能够战胜。
根据灾情的变化,及时制定值守制度,要求各工作组科学合理安排力量,在上寨村等重灾村或发生地质灾害的区域执行值班制度,由1名党政班子成员和2名镇村干部值班,24小时有人,尤其是夜间,必须有镇干部值守,及时协调解决出现的新问题,开展夜间巡查警戒和群众的安全转移工作。实现抢险救灾工作24小时连续开展,不留“空白”时段,让组织的力量时刻与群众在一起。
娘娘坝镇党委组织带领全镇广大党员干部,发扬不怕苦、不怕累、连续作战的精神与作风,团结协作,克服困难,通过夜以继日的抢险救灾,河口至长河、上李公路、白草、小峪、金池、庙川等6条公路及时抢通,金池、小峪、上寨、赵峡村等被毁道路全面通行,阻塞的河道全部疏通。电力、通讯等全面恢复,群众的生产生活日益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