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天水新闻>>秦州>>正文
天水在线走进秦州区中梁镇丨又是一年割麦时(图)
(2017/6/19 22:00:38)  来源:天水在线  打印本页

又是一年割麦时

□天水在线

  “田家少闲月, 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 小麦覆陇黄。”芒种过后,麦田里到处是铺天盖地的金黄,热腾腾的风摇动着麦子饱实的穗头,欲脱掉其裹在身上的麦芒。随着麦浪的起伏,田垄间传来割麦时沙沙的声响,经过秋的播种,冬的严寒,春的成长,人们终于等来了入夏麦收的季节。6月19日,天水在线一行走进秦州区中梁镇,感受麦季丰收的喜悦。

  中梁地处秦州区北山,东接玉泉镇,南邻太京镇,西与麦积区新阳镇接壤,北与麦积区渭南镇毗邻,距市区11公里,因位于藉河和罗玉沟河中间的山梁上,故名为中梁。现有耕地面积46400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洋芋、荞麦等。六月的中梁镇,田间地头一派丰收的景象,蔚蓝的天空下,一垄垄麦田,一坡坡麦地,涌动着一道道金色的麦浪。夏风掠过,清甜的麦香味儿肆无忌惮地在空中飘荡,弥漫在每个人的鼻尖。 “快来看!这儿的麦子正好着哩……”远处麦地里,一位村民热情的朝我们挥着手,邀我们一起去田里割麦子。

  “妇姑荷箪食, 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 丁壮在南冈。”走进麦田,只见眼前一派热火朝天的割麦景象,一把镰刀,一顶草帽,一壶凉开水是乡亲们干活的标配。六月下旬,热浪滚滚,大片大片的麦子被风吹熟,小编跟着身边的村民弯下腰,左手拢着麦子,右手拿镰刀,蹲步前移,潇洒的朝着麦秆一使劲,“呼啦”一声,割下一把麦子,挪两步脚再割,看着一大把麦子便顺势倒在手里,那真叫个痛快。随着镰刀的唰唰声,一片片整齐的麦秆瞬间倒地,规规矩矩的卧在麦茬上,等着被人们装上车,运往打麦场。

  “足蒸暑土气, 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 但惜夏日长。”附近的村民告诉我们,割小麦可是“龙口夺食”。因为到了收获的季节, 天气总是变幻无常,令人琢磨不透,要是麦子不及时收割,遇到大风大雨,麦穗就会折断、长芽,收成就会减少。因此一到收割季,这里家家户户总动员,男女老少齐上阵,抢天时,抢农时,抢收割,麦田里一派热火朝天的农忙景象。有时天刚放亮,就有人提着水壶,带着干粮,来到地里挥舞镰刀;还有的人披星戴月,加班收割,名曰“夜战”。等到麦子收割完了,小孩儿也不能闲着,得提着笼子,在麦地里来回穿行,寻找掉落的麦穗,生怕落下一粒,要不怎么说是“抢夏”呢。

  天热无风汗直流,风掠麦梢笑点头。割麦子,捆麦把,担麦子,这一系列的农活,让中梁镇的乡亲们忙的不亦乐乎。只听得麦地里“嗖嗖”的声音,没多少功夫,一垄垄麦田被他们拿下,汗水早已湿透了衣襟,可谁也没有叫苦叫累。村民们笑着说,这丰收的麦子回去可以酿成“麦子酒”,喝上一大碗,醇香可口,回味无穷;也可以自己磨成面粉,蒸出白胖胖的馒头,吃着更是有滋有味。临别时,夕阳西下,大地沐浴在余辉的彩霞中,沉甸甸的小麦散发着丰收的清香。夏虫在鸣,孩童在笑,父辈们迎着晚风挥舞镰刀,划出世界上最美的抛物线。

摄影相关图片
天水在线走进澄源巷(图) 天水在线赴杭州阿里巴巴总部参观 天水藉河红桥段开始蓄水(组图) 天水在线航拍玉泉观(图) 《桃李梅》在长春精彩上演(图) 宝兰客专天水南站(图) 天水高考第一天掠影(图) 天水在线航拍东岔站(图) 天水人的夏天从一碗锅鲰(面鱼)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