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道东,男,汉族,1982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2006年7月参加工作,现任区维稳办副主任,主要协助分管领导负责全区维护稳定及机关党建等工作。2009年6月被评为“全区优秀共产党员”,2013年5月被评为“2012年度全市政法系统宣传信息工作先进个人”,2016年7月被评为“2015年度全区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先进个人。
政法维稳部门工作压力大、强度高,往往一项工作没完成,第二项、第三项工作就接踵而至,于是加班成了“家常便饭”,不管怎样辛苦,在杨道东手上的工作都从没耽误过。为了较好的应对临时任务,杨道东经常利用休息日和节假日,主动加班加点,从未抱怨过,总是从维稳工作实际出发,恪尽职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在维护稳定工作中,为了第一时间掌握维稳动态,在重大活动、重要节点、会议等敏感日期间,杨道东24小时时刻待命,主动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分析研判维稳形势,及时落实维稳措施,确保了重要敏感节点平稳有序。在重大社会矛盾排查化解工作中,积极推行“1+6”矛盾纠纷就地化解工作法,对重大涉稳问题建立了“三表一单”管理责任机制,做到了交办到位、责任明确、措施得力化解有效。特别是去年春节前,开展的涉稳苗头性问题和不稳定因素排查调处活动中,对摸排出的53件涉稳苗头性问题,逐一落实责任单位,逐一落实稳控措施,逐一跟踪督办,从源头上有效化解了一批影响社会稳定的矛盾纠纷。2017年1月,秦州区委政法委被评为“2013—2016年度甘肃省维护稳定工作先进集体”。

自2015年5月担任政法委党支部组织委员以来,杨道东从细节入手,按照机关党建规范化建设要求,先后建立完善了学习考勤、学习档案、情况通报、学研交流、谈心谈话等支部学习教育制度,使“软任务”变成“硬指标”。同时,把牢从严治党这个主题,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落实“三会一课”、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谈心谈话等制度,对照“四讲四有”标准,紧紧围绕把机关支部打造成党员之家、干部之家、关爱之家、奉献之家的目标要求,将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与机关党建工作相结合,与促进政法工作相结合,通过开展学习宣讲、知识竞赛、学研交流、评先选优、专家辅导、回顾党史、党建征文、志愿服务、重温入党誓词等形式,既丰富了党内政治生活、党员固定活动日的内容,又将感性的了解认同内化为坚定的信仰,科学的思路方向,奉献的进取精神,有力地提高了机关支部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确保了从严治党责任的落细落实。
工作中,杨道东既做到顾全大局、统筹兼顾,又重实干、办实事、求实效。在综治(平安建设)工作中,为了确保综治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设落到实处,杨道东常常穿梭于各个乡镇、街道,村、社区,短短四年从一名帮忙干部,转变为业务骨干、科室负责人,从进政法委之前的门外汉,成为了大家公认的“业务通”和“多面手”。杨道东认真践行“两学一做”,始终以坚强的党性,在平凡的岗位上践行着我为政法维稳工作负责、奉献、争光的要求。2015年8月,杨道东妻子刚生完小孩的第三天,为了确保全省平安与便民服务综合信息平台这一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在秦州区落地实施,杨道东将妻儿丢给父母照顾,主动与项目工程实施方进行对接,带领技术人员深入各乡镇、街道实地踏勘场地、绘制施工图,连续奋战,仅用5天时间就完成项目实施前的调研规划设计工作,为项目落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十·一”国庆节期间,杨道东又主动放弃休假,与项目施工方技术人员深入各乡镇、街道安装调试设备,在他的协调配合下,仅用1个月时间,就完成了平安与便民服务综合信息平台项目的安装调试运行工作,实现了省、市、区、乡镇(街道)四级综治视频会议、便民服务大厅联网运行,成为全省率先完成项目落地任务的县区之一,受到省综治办的表扬。

针对流动人口管理难的问题,杨道东积极配合领导参与调研,探索创新出了流动人口“1533”服务管理工作法,并在全市得到推广。针对进京非访重点人员稳控难的问题,积极配合上级领导,主动介入上门倾听当事人诉求,邀请律师、社区干部、相关单位负责人从法律、家庭、社会等层面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疏导情绪,宣讲政策,最大限度地为当事人解疑释惑,提供帮助救助,引导当事人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消除积怨,从而息诉罢访。针对部分综治成员单位对综治信息平台联网运行工作认识不到位的问题,深入到相关成员单位讲解综治信息平台各模块功能及在实战应用中发挥的主要作用,并通过现场办公,培训指导,跟踪督办等方式督促部分成员单位联通了综治E通专网,实现了综治信息平台深度联网运行。针对政法工作运用新媒体宣传力度不大的问题,杨道东协助单位领导,积极探索调研,今年2月开通了“秦州政法”微信公众号,有力加强了新媒体时代政法宣传工作阵地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