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州区城乡环卫局持续开展
工程运输车辆扬尘遗撒污染防治工作

为进一步改善全区大气环境质量,最大限度做好城市道路扬尘污染防治工作,有效解决工程渣土、建筑垃圾、拉沙等运输车辆因覆盖包扎不严遗撒造成城市道路扬尘污染问题,连日来,秦州区城乡环卫局深入贯彻落实市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会议以及全区保障中央环保督查动员会议精神,按照区委区政府工作安排部署,持续开展运输车辆扬尘遗撒整治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

加强安排部署,强化责任落实。成立秦州区城乡环卫局专项整治运输车辆扬尘遗撒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通过统筹安排部署、细化工作任务、强化责任落实,完善部门联动工作机制,将任务分解落实到具体责任人,确保治理措施落实到位。建立“四班倒”,24小时不间断全城区巡查工作机制,联合环卫执法中队,抽调100余人成立大气污染防治排查检查联合执法队伍,每天深入各建筑工地、在各个城市出入口、主次干道,对全城区工程渣土、建筑垃圾、沙子等运输车辆进行督查检查。

加强宣传教育,促进工作开展。深入各施工工地,督促建设单位制定施工扬尘污染防治方案并签订防尘承诺书,广泛宣传城市扬尘污染防治工作的重大意义、法律法规、工作要求和各有关部门、单位相应的责任和义务,在全行业开展扬尘污染防治宣传教育;累计对运输沙子、石料、工程渣土建筑垃圾等散装物车辆的车主、司机发放大气污染防治告知书和温馨提示卡1000余份,有效提高了车主、司机的大气污染防治重要性认知,形成良好工作氛围,促进了工作开展。
加强督查检查,严管重罚。要求运输车辆驶离工地前应对轮胎及车身实施有效清洗,不得带泥上路;要求所有运送工程渣土、建筑垃圾、沙子、石料等散装物的运输车辆必须用厚实耐用的篷布进行严密封盖,对超高,裸露,覆盖不严实,盖布形同虚设车辆加大打击力度,重点对造成泄露、遗撒、飞扬的拉沙车辆进行了处罚,通过严厉打击,促使运输行为规范,使运输车辆必须覆盖严密才敢上路运输成为常态。截止目前,已累计查处造成遗撒、遮盖不严、带泥行驶、篷布不达标的各类运输车辆350辆/次,批评教育车主、司机100余人,并对80余辆违规运输车辆进行了处罚。

加强视频监控,完善工作方法。按照“大型车辆依托定点监控,小型车辆依托车载监控,移动监控与定点监控相结合”的工作思路,成立环卫数字化管理中心,在泰山路、红山路、皇城路罗峪路等城市出入口实行24小时视频监控,对全区所有运输沙子、建筑垃圾、工程渣土的车辆,采集运输车辆信息,建立监管数据库,实行准入制度和备案登记制度;对运输车辆沿途扬尘、撒漏、带泥行驶等不按环卫部门指定的方式、路线、地点排放的违法违章行为进行坚决查处,确保监管、巡查、处罚及时到位,

努力实现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并建立了运输车辆监管黑名单,对多次违规运输车辆纳入监管黑名单,对屡教不改、违规严重的运输车辆将移送运管部门,取消其营运资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