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忆往昔岁月峥嵘,看今朝春光明媚。沐浴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和市、区党代会、“两会”精神的东风,全区上下铆劲扬帆、乘势而为,发展信心更足、势头更猛。一年来,每一次满载希冀的出发,渗透着区委区政府决胜小康的智慧和勇气;一年来,每一次砥砺前行的实践,凝聚着广大干部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念和期盼。近日来,市委常委、区委书记雷鸣同志带领区四大组织领导及各乡镇、区直各部门负责人,围绕全区农业农村工作开展“大查大比”活动,在精准扶贫的主战场寻先进、树样板,在决胜小康的征程中找差距、鼓干劲。区外宣办在媒体开设【大查大比】专栏,全方位、广角度、多领域梳理各乡镇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区战略部署,完成“515”行动计划、“61111”发展目标等方面的工作成果;集中展示新一届区委区政府领导班子带领全区上下加快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发展的新风貌、新气象;大力宣传通过大查大比活动形成的科学合理的考评机制、用人导向、干事创业的生态环境;激励全区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振奋精神、鼓舞干劲、坚定信念,为建设陇东南经济社会发展核心区带头区凝心聚力、营造氛围。
太京镇:项目引领脱旧貌 产城融合驻新颜

(秦州区外宣办)2016年,太京镇认真贯彻落实区委七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和区第八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坚持稳中求进、好中求快的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发展新常态,突出抓好精准扶贫、富民产业发展、易地扶贫搬迁、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调结构、兴产业,强基础、补短板,抓党建、促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年度各项目标任务。

立足镇情,理清思路,推动转型跨越发展
太京镇立足镇情实际,研究确定了深入贯彻落实区委七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和区第八次党代会精神,聚焦聚力“一号工程”,紧扣保障重点项目建设和富民产业培育,做到四个结合(即:产业发展与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新城区建设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扶贫攻坚与全面建成小康相结合、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与全镇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相结合),打造五个片带(即:北山二中梁万亩林果产业示范片带、藉河南山浅山林果大樱桃优势产业带、藉河南岸浅山区苹果优势产业带、藉河川道区高效农业优势产业带、藉河南山扶贫开发种养殖产业带),狠抓八项重点工作(即:一是基层党建工作;二是精准扶贫工作;三是易地扶贫搬迁;四是美丽乡村建设;五是重点项目协调保障;六是项目争取和招商引资;七是富民产业培育;八是环境综合整治)的工作思路,加快脱贫攻坚进程和融城步伐。
突出重点,强化措施,抓好各项工作落实
全面推动基层党的建设。扎实做好阵地建设,投资11万元完成了川口、郑家磨、郭家坪等5村新建阵地办公设备的配备及“六室”墙面的布置。投资135万元完成5村新建阵地及10村改造提升阵地广场的硬化、绿化、亮化工程。完成了庙子村阵地改造提升工程。投资160万元启动了建筑面积328平方米的董家磨村阵地搬迁新建工作和588平方米的丁家门新村阵地建设。认真做好换届选举工作,完成了党委和人大换届选举工作,选出了新一届镇党委和政府领导班子。完成了镇机关、中学、学区、卫生院等11个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以“党员固定日制度”为载体,积极做好9个规定动作和4个自选主题,共编制印发“两学一做”学习资料300余份,购买《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全面小康热点面对面》等500多本,开展专题学习200余次、专题党课30多场次,其中机关支部开展专题学习21次、专题党课5次,践诺活动4次。同时,积极做好评先选优工作,着力激发全镇快速发展的奋进力量,让学习先进、争当先进、赶超先进成为推动太京发展的精气神。在全镇范围内评选出了优秀共产党员10名、优秀村干部10名、致富带头人10名、贤妻巧妇10名,优秀镇干部19名,于“七一”前进行了表彰奖励。
扎实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及时完成了大数据信息平台信息采集及录入工作,并对“853”相关资料及时进行了运转。全面完成了100户的贫困户危旧房改造任务。发放第三批精准扶贫专项贷款108户540万元,实现了精准扶贫专项贷款的全覆盖。给贫困户发放各类社会救助资金37.3万元,报销合作医疗28.72万元。完成了14村互助资金协会的筹备及登记工作,发放贷款440万元,剩余贷款正在有序发放中。完成了20户86人的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开展贫困户劳动力培训6次400多人次。在有贫困人口的14个村新建果园1500亩,其中建设示范园300亩。扎实推进示范村建设,郭家坪村完成了6户贫困户的危房改造任务,新拓宽秦州大道至郭家坪通村砂化路1条400米(宽8米),完成修建120立方米防洪集水池1座,新建排洪渠100米、文化墙550米、景观墙65米、走廊10米、凉亭1座;硬化巷道2.8公里、广场450平方米,铺设地砖800平方米,新建花坛120平方米,新建文化舞台1座,完成投资160万元。庙子村完成危旧房改造18户,完成土地整理1700亩,新修产业路2条8公里;完成自来水入户127户,完成了村阵地改造提升工程。
稳步推进易地搬迁工作。目前全镇实施的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共3个,分别是唐家窑丁家门村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太京镇城乡一体化(刘家庄安置区)建设项目、东山易地扶贫搬迁及湾子、甸子拆迁户安置区建设项目。唐家窑丁家门村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已完成农宅建设89套,总建筑面积10484.2平方米,户均建筑面积117.8平方米,带78.518平方米小院。现正在进行给供排水、室外道路、景观园林等基础设施建设及新村阵地建设,项目建成后将有效改善该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改变“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现状。太京镇城乡一体化(刘家庄安置区)建设项目现已完成了土地征迁、项目评审审批等前期工作,共完成征地398.5亩,计划安置庙子、盘龙等村农户及窝驼、银坑、李家台子等村秦州大道建设项目拆迁户。东山易地扶贫搬迁及湾子、甸子拆迁户安置区现已完成土地征迁53.69亩,目前正在准备进行大开挖,项目设计方案、风险评估、环评及地勘、场地平整等前期工作均已完成,共计划安置东山、庞家沟、湾子、甸子、董家磨、二十铺、田家庄7村农户292户,其中东山132户、庞家沟7户,湾子、甸子、董家磨、二十铺等村共153户。

(二十铺村新貌)
抓好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今年全镇共重点实施了二十铺、郭家坪、窝驼3个美丽乡村新建工作,完成了湾子美丽乡村续建工作。湾子村美丽乡村建设完成了村庄绿化工作。二十铺村省级美丽乡村计划分二期进行建设,一期工程已于今年4月份开工,投资350万元用于道路硬化、景观河堤、村容村貌整治、文化广场等项目建设;二期工程主要是通过招商引资筹资1.6亿元,在一期工程的基础上依托佛崆桥景区全力打造垂钓休闲区、文化娱乐区、商业美食区三大功能板块。一期现已完成村内巷道硬化2000平方米,改建景观桥1座85米,新修道路400米(6米宽),新建凉亭3座;粉刷墙面4200平方米,墙面挂瓦450米,新建排洪渠1050米、堤防450米;安装道牙1100米,新建景观河堤200米,新建围墙140米,铺设渗水砖1600平方米,新建花园围栏600米,安装太阳能路灯65盏。窝驼村民族文化广场建设项目总投资260万元,现已完成建筑面积192平方米的村史馆1处,162平方米的长廊1处;新建围墙105米、花坛810米、排水渠185米,硬化道路980平方米;完成广场铺设2200平方米,新建碑廊和亭子1处。
服务保障重大项目建设。今年涉及太京镇的市、区重大建设项目共9个,其中秦州大道建设项目目前已交付建设用地649.3亩;东山易地扶贫搬迁及湾子、甸子拆迁户安置区建设已完成征地53.69亩,项目前期各项准备工作也已经完成。甘谷监狱家属区建设项目正在协商腾退赔偿相关事宜,征地资金已经拨付到位。天水市三中建设项目土地征收工作已全部完成。刘家庄安置区建设项目一期已交付建设用地92.5亩,二期已完成征地306亩。天水市引洮供水工程完成临时占地征地330亩,现已全线贯通。天水市热源厂建设项目已交付建设用地134亩(含边角地),代征道路1条11.27亩。太牡公路太京段目前土地征迁已经启动,现现已完成征地31亩。天平高速太京段目前交运局已经召开了协调会,待征地实施方案下发后及时启动。
抓好项目和招商引资。项目争取方面,目前共争取项目19个,总投资1422万元,其中川口、郑家磨村乡村舞台建设项目投资100万元,董家磨抗旱灌溉工程投资30万元,甸子村水源地维修工程投资30万元,田家庄产业路项目投资8万元,东山产业路项目投资15万元;太京镇道路维修养护资金10万元,二十铺村人畜饮水工程投资18万元;乡镇“六小”工程投资18万元;窝驼村民族文化广场投资260万元;二十铺村省级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投资350万元;太京镇劳动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投资50万元,北崖村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建设资金50万元,靳家崖过水路面投资50万元。郭家坪、川口、郑家磨、北崖等5村“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投资433万元。投资3000万元建设年产50万立方米预拌混凝土搅拌站1处。佛崆桥文化风情园建设项目投资1.6亿元,二中梁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投资1500万元,甘肃慈济药业有限公司3000吨中药饮片及浸膏生产建设项目投资6000万元。

(唐家窑丁家门易地扶贫搬迁点)
加速推进富民产业发展。按照“果园上山、项目入川”的发展思路,持续抓好北山二中梁万亩林果产业示范片带和藉河南山浅山林果大樱桃优势产业带的后续管理、藉河南岸浅山区苹果优势产业带提质增效和老果园改造、藉河川道区高效农业优势产业带巩固提升、藉河南山扶贫开发种养殖产业带土地流转及项目培育。已完成旱作农业种植10000亩,蔬菜种植17400亩,中药材种植1500亩,推广马铃薯脱毒种薯9000亩。集中连片在庙子、刘家庄等村新建果园2000亩,分散自建1600亩,老果园改造800亩;完成果品收获保险297亩,完成果农培训3000多人次。目前全镇果园面积已突破了33000亩,达到了人均1亩果园的目标。畜牧产业发展方面,全镇畜禽饲养量已达37.5万(头)只,其中存栏量达27.03万(头)只,出栏量达10.47万(头)只。
不断加大环境整治力度。结合“五乱”专项整治,以“两路三沟”为重点,镇、村、组三级联动,实行“分段分区域定人,一次包干责任到人”的办法,按照“五个一”工作要求,即“有一个好班子,有一个好喇叭,组织一支好队伍,制定一套完整的实施方案、具体计划和有效措施,每月搞一次大规模的彻底清理”,深入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同时在全镇开展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建设工作,建立村级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站26个,在每村聘任专职保洁1-2名,安排16名专职保洁员专门负责310国道沿线环境卫生,有效地解决了长期困扰村庄的公共服务运行经费保障问题,极大的调动了农民参与村级事务的积极性。目前共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15次,分散整治90多次,清理小广告200多处,组织群众2000多人次,出动车辆300余台次,清理生产生活垃圾400余吨。另外我镇还筹资10万元新建垃圾收集场1处。
积极开展双联行动“大走访、回头看”活动。在抓好“百联千扶万帮”工程和双联行动的基础上,在保持原联系单位和联户干部联系全镇51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不变的情况下,按照双联行动“大走访、回头看”活动我镇确定了“1353358”的工作思路(即:把握一条主线,坚持三个全面,按照五个步骤,突出三个重点,做到三个必须,排查五类问题,落实八项任务),根据“镇不漏村,村不漏户”的要求,动员区水务局各站队、石马坪街道各社区及镇属各单位388名联户干部积极进村入户,排查农村生产生活、邻里家庭矛盾纠纷等五类问题,落实宣传政策、反映民意等八大任务,建立问题台账,挂牌销号,切实助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不断深入。截止目前共收集民情民意35条,排查基本医疗方面问题43个,危房改造方面问题162个,邻里矛盾纠纷5起。并建立了危房改造和特殊困难群众统计台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