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天水新闻>>秦州>>正文
【喜迎党代会】秦州:坚毅笃定的奋进步伐(组图)
(2016/10/15 10:11:47)  来源:秦州区外宣办 裴振刚 辛恬  打印本页

  【编者按】秦州区第七次党代会召开以来的五年,虽然只是历史长河里的一个小小片段,却注定会在秦州大地上被深刻铭记。五年来,在错综复杂的发展环境中,全区上下砥砺前行、励精图治,每一次满载希冀的出发渗透着智慧和勇气的探索;五年来,全区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深化改革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在秦州大地铺开;五年来,全区上下在区委“六大战略”部署下,自觉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在“富民强区”新跨越中迈出了坚实步伐。在中国共产党天水市秦州区第八次代表大会即将召开之际,秦州区委外宣办开设【回眸发展路 喜迎党代会】专栏,从多侧面、多角度梳理展现全区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及党的建设中的丰富经验、辉煌历程,营造良好氛围,掀起宣传热潮,动员全区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振奋精神、鼓舞干劲,努力把秦州建设成为21世纪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节点,陇东南经济社会发展带头区、核心区,繁荣文明和谐现代新秦州、宜居宜业宜游幸福新家园。

  秦州发展改革篇:坚毅笃定的奋进步伐

  (秦州区通达公路)

  (秦州区外宣办  裴振刚  辛恬)秦州区第七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也是“十二五”发展的五年,这一时期,既是秦州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是经济加速发展的爬坡期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期。面对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诸多不利因素和各种困难,全区上下抢抓战略机遇,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好中求快”工作总基调,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十二五”计划目标基本实现,各项事业取得显著成就,全区经济社会步入最好最快的发展新时期,为“十三五”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秦州区齐寿镇后寺整村搬迁全貌)

  (建设中的秦州印象)

  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十二五”时期,各项经济指标保持了较高增长速度,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66.4亿元,比2010年的100.14亿元增长66.1%,是2010年的1.7倍,实现年均增长10.7%;大口径财政收入完成19.83亿元,比2010年的9.33亿元增长112.5%,是2010年的2.1倍,实现年均增长16.3%;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62亿元,比2010年的64.2亿元增长152.3%,是2010年的2.5倍,实现年均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86.3亿元,比2010年的40.44亿元增长113.4%,是2010年的2.1倍,实现年均增长16.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31.1亿元,比2010年的20.67亿元增长50.5%,是2010年的1.5倍,实现年均增长8.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2480元,比2010年的11756元增长91.2%,是2010年的1.9倍,实现年均增长13.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963元,比2010年的3100元增长124.6%,是2010年的2.2倍,实现年均增长17.6%。从总体上看,主要经济指标均保持高速增长,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华天电子生产线)

  (建设中的平南孙集村)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三次产业结构由“十一五”末的7.67:47.82:44.51调整为“十二五”末的7.6:36.5:55.9,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升级到了新水平。在经济增长下行压力的影响下,工业增长速度逐步放缓,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以发展现代农业为目标,积极引进龙头企业,发展新型农民合作组织,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趋势明显,农业综合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工业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其中电子信息、电工电器、机械加工、新型建材、医药食品等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文化旅游、商贸物流等服务业发展尤为迅速,成为带动经济增长新亮点。

  (建设中的秦州西城区)

  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

  以“3341”项目和通畅工程为抓手,实施了一批重大交通、水利项目,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中心城区实施了主干道升级改造、藉河生态综合治理、景区景点建设、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等重大项目,城市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城市形象不断提升,综合承载力明显增强。抢抓国家加大贫困地区农村交通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有利机遇,建成通村、林场、农业产业区等道路共700条2441公里,率先在全市实现“村村通”水泥路,农村交通条件明显改善。全区初步形成了以高速公路、国道为骨架,县乡道路为主干,乡村道路为支脉,民航为补充的综合交通体系。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解决26万人安全饮水,新修梯田27.95万亩,小流域综合治理面积达207.67平方公里,农村安全饮水、高效节水灌溉、水土保持、梯田建设和小流域综合治理等方面成效显著。

  (建设中的娘娘坝丝路风情小镇)

  城乡面貌发生重大变化

  以区域现代化大城市、陇上江南、最佳宜居宜游宜业城市建设为抓手,以城乡一体化发展为主线,初步形成了由中心城区、城市边缘区和城市影响区组成的区域空间布局结构。有序推进新型城镇化、美丽乡村建设,城镇化率达到54.27%。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引领带动作用日益显现,城乡发展一体化成效明显。坚持以中心城区为重点,加强旧城改造与新城建设并重,优化城市空间和城市品质,城市发展空间不断拓展,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明显增强。城市边缘区在中心城区强有力辐射带动下,以产业结构调整、示范片区带动、特色基地建设为抓手,成功承接了中心城区的转移功能,摆脱了单一发展农业的传统模式,产业发展逐步多元化,与中心城区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城市影响区交通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与中心城区的时空距离进一步缩短,经济联系不断加强;通过扩大中药材种植基地,壮大提升林果、畜牧、蔬菜、中药材四大主导产业,产业基础不断夯实,农民收入逐年提高。

  (天水西电长城合金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角)

  特色工业体系初步形成

  大力实施“工业强区”战略,突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依托传统优势产业初步形成了以电子信息业为主、电工电器、机械加工、新型建材、医药食品共同发展的特色优势工业体系。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步伐,在重点领域、重点产业、重点企业中实施了一批重大产业技术研究开发专项,建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2家,省级工程技术中心4家,电子分装测试能力居全国前列。加快工业发展平台建设,按照“工业向园区集中、产业向园区聚集、企业向园区集结”的原则和“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率运行、高效益产出”的要求,高度重视和大力推进工业园区建设。东十里、暖和湾两个工业园区共入驻企业44家,东十里工业园区初步形成了以电工电器为主导的产业集群,暖和湾工业示范区初步形成了以食品医药为主导的工业集中区。

  (电子封装车间)

  深化改革工作稳步推进

  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线,协同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极大地激发了市场活力,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进一步凸显。积极推进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加强市场监管,市场环境不断优化,非公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企业运行成本不断降低,创新创业空间不断拓展。继续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税收征管体系更加完善,财政支出结构更加合理。不断推进价格市场化改革,政府定价和价格监督机制更加完善。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大力推动企业自主创新,建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电子封装测试能力居全国前列。农村综合改革成效明显,机构改革、社会保障体制改革、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领域改革稳步推进。

摄影相关图片
麦积山“十·一”黄金周人气爆棚 “花牛”美图(组照) 我为花牛苹果代言(图) 宝天高速公路天水段(图) 秦州区钱家坝(图) 天定高速公路(组图) 天水火车站(图) 宝兰客专天水南站轮廓初现(图) 又是一年“花牛”红(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