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乡村舞台”建设过程中,秦州区通过摸清村级文化场所底数,制订《秦州区精准扶贫贫困乡村文化场所建设支持计划实施方案》和天水市秦州区精准扶贫贫困村乡村舞台建设作战图,整合现有的宣传文化、党员教育、农家书屋、电影放映、体育健身、科学普及、资金、人才、设施等资源,加快了贫困村“乡村舞台”建设步伐。截至目前,全区已建成200个行政村“乡村舞台”,其中贫困村“乡村舞台”21个,为16个“乡村舞台”试点村统一配发了乡村舞台标志牌、文艺演出器材、服装等设备。

同时,秦州区充分挖掘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农闲时间开展特色民俗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成果等展示展演活动,使农村分散的、各具特长的文化爱好者集结起来,增强了农民群众对“乡村舞台”的亲近感、认同感和归属感,真正把“乡村舞台”打造成为农民群众的精神家园,实现了农民群众从“观众”到“演员”的角色转变。如秦岭乡斜坡村、牡丹镇辛家沟村鞭杆舞表演团队,娘娘坝镇娘娘坝村黑社火表演团队,皂郊镇贾家寺村秦州小曲艺术团,平南镇邢家山秦州唢呐艺术团。

今后,秦州区将通过高起点谋划,高品位建设,高标准管理,高效能利用,坚持不懈的推进文化扶贫攻坚,聚焦贫困村“乡村舞台”建设,切实把“乡村舞台”建成贫困村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传播、文体娱乐活动、民俗文化传承、法制科普、致富技能培训的“大舞台”,切实提高贫困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整体水平。到2017年底,完成84个贫困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乡村舞台”)建设任务,实现全区420个行政村“乡村舞台”全覆盖,不断满足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推动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和特色文化大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