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州区外宣办)仲秋时节,红艳艳的苹果挂满枝头,秦州区天水镇咀头村的果农开始忙活着摘收“致富果”。据估算,咀头村今年苹果收入将达到一千多万元,成为全村经济发展的“红火”产业。
在通往咀头村的产业路两侧,成熟的苹果挂满枝头,果型均匀、颜色光亮,十分喜人。在村民刘友明的果园里,他邀请了七八位乡亲正帮着他采摘苹果。
刘友明家里有7亩果园,今年是第二年挂果。亩产在4000至5000斤,按照市场价一斤2.4元算,预计他家果品收入将达到六七万元。目前,在咀头村像刘友明这样靠苹果赚钱,致富增收的农民不在少数,而这主要得益于近年来全村产业结构调整,将原先销路不畅的蔬菜产业转变为果品产业。
镇咀头文书刘千告诉记者:“蔬菜在我们这个地方也能行,但主要是销路很不好,果品一个耐储存,另一个销路也比较好,另外一个我们天水这里红苹果知名度高,0415经过村民这几年的尝试,觉得苹果比蔬菜好些”。
咀头村地处西汉水河流域,土壤肥沃疏松、有机质含量高,对于发展苹果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气候优势。近年来,当地政府以农民增收为目标,通过规范果业合作社、完善自然灾害预警机制、为果农聘请专家实地教授果园管理技术等服务,持续推进果园标准化管理,使苹果产业走上了正轨。
今年,咀头村苹果进入盛果期,大部分亩产在4000斤左右,产量较去年有所提高。目前,咀头村苹果种植面积1000多亩,果品收入占农民总收入的百分之六七十。为了实现“果品升级、果业增效、果农增收”,今年,咀头村又新增果园面积近千亩,为全村致富奔小康进一步夯实了产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