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小康】
秦州:谱写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希望

承载腾飞的梦想,肩负发展的期望。今年以来,秦州区借力党的十八大东风,在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中,用加快发展、改善民生、创新实践的实际行动,谱写实现“秦州梦”的新希望。
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在提质提速、率先跨越上求突破
按照“破解瓶颈、提速进位、聚焦发力、富民强区”的要求,加快转型跨越。
以现代农业发展理念引领,实施秦州现代特色农业发展行动计划,打造罗玉沟大樱桃种植等10个现代农业示范区,推进南沟河流域等示范园建设,抓好开源肉牛等10大畜禽养殖示范项目,加快秦州大鲵自然保护区升格国家级保护区开发,建成古集梁等万亩果园示范点,壮大提升林果、畜牧、蔬菜、中药材四大主导产业。
把工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实施工业园区扩园工作,加快东十里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暖和湾园区入园项目的协调服务,积极做好十天高速公路、中贵天然气联络线分输站等省、市重大项目前期协调保障工作,健全完善企业扶持政策和奖励办法,加快企业技术改造升级,延伸产业链条,扩大市场占有率,提升区域工业整体水平。
把发展第三产业作为产业转型升级与结构调整的重点,打造以始祖文化为核心的文化旅游品牌,全面加强玉泉观、贾家公馆、后街清真寺等文物维修保护和景区开发,提升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加大新天丝毯等旅游产品开发,积极推进秦州小曲、夹板舞等民俗文化演绎剧目进景区,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新网”工程。

坚持民生第一追求,在真心惠民、促进和谐上出实招
全面落实国家各项惠民政策,积极实施好省、市确定的民生实事。抓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提标和规范化管理工作,严格落实城乡低保提标政策,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推进山水新城一期、二期及锦绣苑等保障性住房建设,着力解决群众住房困难。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人畜饮水安全问题。加强财税金融工作,积极争取省级财政奖补资金,扎实开展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着力做好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和“双联惠农贷”工作,为城乡居民创业提供资金支持。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全力保障社会和谐稳定。
深入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全面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贫困生助学政策,着力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难,城市教育择校热、大班额等问题。加快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全力抓好村文化室、街道文化站、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不断完善文化基础设施。不断增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高城乡公共卫生防控和应急处置水平。健全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提升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服务水平。推进双联行动,下大气力解决好群众关心的热难点问题。

以创新为第一动力,在提升效能、加快美丽秦州建设上见实效
按照建设区域性现代化大城市的目标要求,组织实施旧城改造、城中村改造、棚户区改造、出城入园等项目建设,启动实施城区巷道综合整修改造工程,加快实施生态湿地公园、秦州文化园、山水1号大桥项目建设。加快城市东移西扩,推进西十里、王家磨、暖和湾、孙家坪片区综合开发建设,打造设施完善、功能健全的新型城市扩展区。依托融资平台,盘活城区土地资源,优化投资环境,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参与城市建设。依托北山伏羲祭祖园、天福盛境生态景区、北山灾害综合治理等项目建设,加快以豹子沟为核心区域的南山珍稀植物园建设,以皇城堡为核心的北山绿化档次提升工程和宝天、天定高速公路沿线绿色通道建设,着力打造城市绿色生态屏障和文化景观带。扎实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城市形象。深入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工程,加快改造提升农村公路等基础设施,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秦州区如火如荼抓发展、促和谐,力争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61.3亿元,各项经济指标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带领全区人民追梦、圆梦,奋力建设幸福美丽小康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