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州区外宣办)近年来,秦州区按照“围绕中心保发展,强化措施抓落实,创新机制堵源头,综合治理惠民生”的反腐倡廉工作思路,着力在保发展、解难事、为民富上下功夫、求实效。
为发展“清障”,打造经济发展“快车道”。从去年9月开始,该区在全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重点服务行业和窗口单位集中开展了以“作风更实、服务更优、效率更高、形象更佳、勤廉兼优”为目标,以“提效能、重服务、创特色、树一流”为主题的机关作风效能突出问题综合整治活动。通过采取“五靠五动”的措施(即:一靠宣传发动,二靠领导带动,三靠督查促动,四靠上下联动,五靠制度推动),重点对“五种不良行为”进行了坚决整治(即坚决整治“不作为”行为,着力解决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政令不畅的问题;坚决整治“乱作为”行为,着力解决有法不依、违规操作、弄虚作假的问题;坚决整治“慢作为”行为,着力解决推诿扯皮、消极懈怠、效率低下的问题;坚决整治“差作为”,着力解决作风不好、工作不实、服务不优的问题;坚决整治“假作为”,着力解决搞形式主义、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的问题)。组织开展监督检查86次,党政“一把手”带头查摆问题126条,全区各部门单位共查摆机关作风效能方面的问题896条,归纳梳理为13个方面,下发整改建议书48份,目前已整改717条。按照贴紧“源头”建制度,贴近“热点”建制度,紧贴“空当”建制度的思路,各部门、各单位制定作风效能建设方面制度机制60余项,初步形成了互为补充、互为促进的抓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对履行工作职责不到位的5名干部给予了党纪、政纪处分,对无故迟到、未完成任务的3名干部给予了诫勉谈话、通报批评,并作出书面检查的处理。

为党群“架桥”,有效解决人民群众“难心事”。在公安、地税等11个具有行政执法职能的单位组织开展重点评议工作,及时成立评议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方案》,从社会各界聘请了18名政治素质好、原则性强、作风正派、工作经验丰富的在职和离退休干部作为本次评议工作的评议代表,负责对12个部门的评议监督工作。广泛征求意见建议,通过召开座谈会、设置意见箱、发放意见表、深入走访等方式,组织区级层面的评议代表、监督员共走访基层、企业、相关部门、服务对象和群众代表约1800多人(次),召开座谈会64场(次),参加人员达2200多人(次),发放征求意见、问卷调查表5000多份,收回4998份。深入查找自身存在的各类问题,重点对工作作风粗暴、行政效能低下、服务水平不高等问题深入剖析,对归纳整理出的20个方面240个各类问题,及时下发了督办通知,提出整改措施45项,建立和完善有关制度68项,解决热、难点问题48余条。

为富民“铺路”,搭建干部锤炼党性的“大课堂”。
深入推进“联村联户(社)、为民富民”行动,坚持在“联”上用真心、在“为”上下功夫、在“富”上求实效,把此次行动作为加快群众脱贫致富步伐的“助推器”,通过真帮实联推动为民富民行动向纵深推进。结合全区城市工作量大面宽、困难群众较多的实际,创造性地提出了“联社联户”行动,把“联社联户”与“联村联户”同安排、同部署、同督促、同落实。通过排查摸底,确定城区7个街道办事处的41个社区、741户困难居民作为“联社联户”的对象,与农村16乡镇的214个贫困村、6342户特困户的“联村联户”行动同步实施,确保了全区“联村(社)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全覆盖。目前,全区7000多名联系干部累计进村入户10000人次,开展强农富民政策宣讲活动200余次,受教育群众达到6000多人次,为困难群众协调解决贷款9.5万元,捐助资金680858元、物资折价210141元,排查各类纠纷矛盾78起,开展农村技能培训4437人次,发放技术资料4.3万份,提供致富信息资料8047条,实现劳务输转81514人。

为防腐“筑坝”,打造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新格局”。为推动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的反腐倡廉建设深入开展,不断增强党员、干部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 “四种能力”,始终保持党员、干部思想纯洁、队伍纯洁、作风纯洁和清正廉洁,从4月18日开始,在全区党员、干部中开展以“保持思想纯洁、弘扬廉洁风尚、促进廉洁从政、建设首善之区”为主题的反腐倡廉教育活动月,以“七个一”为载体,即举办一场反腐倡廉形势报告会、观看一部警示教育专题片、组织一次廉政征文活动、举办一次廉政书画展、开展一次勤政廉政谈话、参观一次警示教育基地、开展一次廉政风险大家谈。通过认真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党风党纪教育和从政道德教育以及警示教育,有效增强了党员、干部廉洁从政的自律意识和拒腐防变能力。截至目前,300余名党员干部聆听了反腐倡廉形势报告会,全区四大组织领导,各部门、各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纪(工)委书记、纪检组长200多人分两批参观了甘肃省监狱管理局天水监狱,由各牵头单位负责统一组织观看反腐倡廉教育专题10场(次),群众反映强烈,教育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