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志成城 共渡难关
——秦州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积极投身抗洪救灾

8月12日秦州区西南部突降暴雨,12乡镇受灾,其中娘娘坝、华歧、天水、皂郊4乡镇严重受灾,灾情造成134个行政村34852户156843人受灾,因灾死亡4人,失踪2人,受伤43人,死伤大家畜5028头(只),倒塌房屋6560间,形成危房8547间;冲毁冲走农机具127台(件),冲走粮食7万余斤,家俱6200余件,初步估计造成经济损失48386万元。灾情发生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迅速反应,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带领民政、交通等部门第一时间深入受灾现场,查看灾情,组织协调救灾力量,积极开展抢险救灾。各级党组织按照中央和省、市、区委的统一部署,把抢险救灾作为创先争优的主战场,用实际行动践行党的宗旨。

一是责任落实到位。为了切实做好防汛救灾工作,区委专门下发了《关于调整区四大组织领导及区直部门包乡镇责任制的通知》,区四大组织领导和区直部门负责人深入到所包乡镇,统筹协调,靠前指挥,采取有效措施,抓好工作落实,推动抢险救灾工作深入开展。各级党组织高度重视防灾救灾工作,明确工作责任,全力抢险救灾。同时精心安排部署,做好预防工作和处置准备工作,进一步完善应急机制,健全工作制度,强化领导责任,提高预防和处置灾害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二是任务落实到位。灾情发生后,区上立即启动了应急预案,成立了由区委主要领导为总指挥的抢险救灾指挥部,下设灾情核查组、灾民转移安置组、河道抢险清淤组等13个工作组,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牵头,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各机关职能部门全力配合,明确目标,细化措施,靠实责任,加快进度,真正把抢险救灾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组织和成立各受灾村防灾救灾抢险应急队伍,发动党员、积极分子成立党员突击队,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生产自救活动。
三是纪律落实到位。按照中央、省委和市委的要求部署,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就抢险救灾工作建立制度、完善机制,形成监管合力,提高监督效力。认真执行抢险救灾工作纪律,及早谋划应急抢险转入恢复重建后的监督检查工作,保证恢复重建的顺利进行。纪检监察部门严明纪律,督促各职能部门切实履行抢险救灾职责,切实维护政令畅通和社会稳定。对抢险救灾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区直各部门、各乡镇的值班情况、人员到位等情况,进行定时不定时检查,对部分人员不到位、工作开展不力的人和事,采取非常措施,进行严肃处理。

四是组织保障到位。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在抢险救灾中率先垂范,深入一线,加强抢险救援的组织指挥,组织带领广大群众抗灾抢险,帮助受灾群众度过难关。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做灾区群众的主心骨,做抗洪抢险的生力军,在抢险救灾中创先争优。
五是思想发动到位。坚持强化宣传,舆论先行,努力营造抢险救灾的良好舆论氛围,动员全区上下积极投入到抢险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当中。各级党组织及时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特别是灾情严重的娘娘坝镇、天水镇把专题会开到村组,教育受灾群众摒弃“等、靠、要”的思想,积极行动起来,开展生产自救,力争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积极捐款捐物,全力抢险救灾,为帮助灾区抢险救灾和恢复建设贡献力量。
目前,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妥善安排,灾区道路、供水、供电、通讯基本恢复,卫生防疫全面开展,社会治安秩序稳定,各项恢复生产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开展。(天水市委创先争优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