敞开服务之门
——记秦州区东关街道尚义巷社区
今年2月,秦州区东关街道尚义巷社区向辖区各单位发出《爱心资助患病居民倡议书》,号召辖区各单位、个人向身患白血病的社区居民罗世玉捐款。倡议书发出后,短时期内就收到各界捐款1万多元。日前,社区又发动全辖区单位对其予以救助。如今,“小事不出社区,人人关心互助”,成了尚义巷社区居民生活的真实写照。
抓组织建设,发挥核心作用
该社区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的核心作用,设立了党员示范岗(绿化岗、宣教岗、帮教岗等),共有“五老”人员225人,志愿者120余人,凝聚了一批政治素质过硬,作风优良,工作突出的社区团队,为社区居民提供各种服务。在大家的努力下,社区未成年人沉迷网吧的现象减少了,居民互相帮助的多了,正如社区主任郭雅晴所说:“党员示范岗从解决居民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琐事入手,以亲人式的服务,把和谐的种子撒遍了社区的每个角落”。
抓活动载体,提高居民素质
该社区充分依托辖区资源,在社区内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读书育人、学习竞赛活动,针对不同群体,开展了不同主题的读书活动,激发广大居民的学习热情,形成了一种爱学习的良好氛围。社区还积极开展做文明市民,创建文明单位,创建“五好”文明家庭、文明楼院等活动,已创建各级文明单位13个、社区五好文明家庭50户,创建了3个文明小区。
抓服务水平,增强社区亲和力
该社区每年对五保户年补助870元,全额发放低保金,全额申请医疗救助,将辖区298户困难户纳入低保,对困难家庭有劳动能力的人进行再就业培训,安置公益性岗位,对社区的21名残疾人进行健康咨询免费体检,进行康复训练,发放康复器材。每年还对困难户、军属等进行慰问,对他们遇到的困难及时予以解决。由于父母亲年岁已大,军嫂吴象菇一人在家待产,遇到难心事只能独自抹泪。社区了解到情况后,不定期地派人去她家,对她的日常生活、生产护理、精神慰藉等各方面提供了细心周到的服务。
该社区积极探索基层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得到了上级部门的肯定,近年来共获得全国以及省市奖20多项。2005年被全国妇联评为“巾帼建功”示范社区,当年荣获“全国百佳学习型社区”称号,被中央文明办、国家民政部等联合表彰;2006年被省文明办确定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示范点”;2007年被省委、省政府评为省级文明社区;2008年被评为省级文明社区标兵。(本报记者孙燕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