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州区委宣传部 裴振刚,天水在线 丁建太 现场报道 )肩负庄严使命,承载现实任务,履行神圣职责。2008年1月12日上午,天水市秦州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隆重开幕。

一场久违的大雪不期而至,象是给大会发来的“贺信”。上午八时许,参加会议的代表陆续进入会场,互相握手问候,讨论要提交的意见、建议,会场浸润在一片融洽、和谐的气氛中。8:30,区人大主任杨虎林宣布:天水市秦州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开幕!
会议在庄严、雄壮的《国歌》声中开始。本次会议应到代表239名,实到代表216 名。符合法定人数。

本次会议在主席台就座的有:张健、杨虎林、周伟、霍秀清、宋建平、马佩授、王小林、牟建林、何忠兰、李鹏凡、赵耀雄、王万珍、胡波、黄有源、马有魁、陈蓉华、刘怀顺、赵春明、裴浩仁、胡秀玉、郭鹏魁、柳力利、方晨、王毅闫尚岚、李志杰、高文舟、秦毅敏、李映泉、杨波涛、张千红、唐秀成等 名主席团成员。在主席台就座的还有:区三届人大常委会主任魏致中;区政府副区长成少平、何宝平、方宝华、蒋小丽;区政协副主席钟绵邦、王向梅、李广鸣、吴兆祖、杨建新、徐生明;区武装部政委陈德强;区法院院长赵世和、区检察院检察长王全社、区公安分局局长史居平等同志。
列席这次会议的有:不是区六届人大代表的区委有关部门负责人;不是区六届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的区政府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出席区政协六届二次会议的全体委员;不是区六届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的群团负责人;不是区六届人大代表的区人大常委会有关工委负责人;不是区六届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的街道党工委书记、主任;不是区六届人大代表的镇长;驻区有关单位行政负责人等,列席人员共计187人。
大会的执行主席是:马有魁、马佩授、刘怀顺、杨虎林、宋建平、张健、陈蓉华、周伟、赵春明、胡秀玉、裴浩仁、霍秀清。

会议听取了天水市秦州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区长周伟在报告中指出, 过去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为动力,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加快发展的工作主题,着力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高度重视和解决民生问题,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强化工作落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成效,全面实现了区六届人大一次会议提出的奋斗目标。预计全年生产总值达到61.21亿元,增长13.3%;大口径财政收入达到4.65亿元,增长31.48%;完成财政支出7.37亿元,增长40.0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008元,增长8.4%;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8372元,增长9.9%。投资强度进一步加大,全年争取各类资金1.66亿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6.35亿元,共实施各类新建续建项目135个,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6.7亿元,增长25.9%。
周伟在报告中强调,200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作出的战略部署的第一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也是实施“十一五”规划十分关键的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责任重大,意义深远。党的十七大召开之后,我们在认真学习、全面领会十七大精神实质的基础上,深入分析研究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准确把握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和基本特点,进一步深化对区情的认识,结合“十一五”规划的实施,在继承的基础上,完善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发展的总体思路,更加坚定了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增强了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按照确定的全区总体发展思路,今后一段时期政府工作总的要求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一条主线,突出两大重点,走好五条发展路子,加快五个建设进程。具体是围绕加快发展这一主线,突出城乡统筹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两大重点,注重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坚持走夯实基础、突出特色、壮大产业的发展路子;注重提高工业经济整体实力,坚持走优化结构、自主创新、提升总量的发展路子;注重提高以商贸、文化、旅游和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的比重,走发挥区位优势、扩大规模、提升水平的发展路子;注重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坚持走教育优先、科技领先、人力资源开发的发展路子;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走以人为本、共建共享、和谐发展的路子。加快装备制造业中心城区、商贸物流中心城区、旅游和服务业中心城区、科教文化中心城区、最佳人居环境城区建设进程。
总的发展布局是:着眼于加快城乡统筹发展,坚持分类指导、整体推进的原则,在发展布局上把全区分为城区、城郊区和农村三个板块:在城区,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整合区域内各种资源,着力发展以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加快科教文化中心城区建设,加快城中村改造,加强城市建设与管理,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打造最佳宜居环境城区;在城郊,设立统筹城乡发展综合试验区,统筹解决产业布局、土地合理利用、被征地农民生活保障、社会事业发展等问题,加快东十里工业园、暖和湾皂郊工业园、西十里物流园、成纪大道新工业园、城郊型农业园建设,形成“一区五园”的发展格局,把城郊区建成加快发展的平台,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农村,突出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区域综合开发,培育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2008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区生产总值增长12%,总量达到68.56亿元;大口径财政收入增长12%,达到5.21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高于20%,达到32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5%,达到27.23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5%,达到19.58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9%,达到912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9%,达到2189元;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城乡居民的财产性收入普遍增长,生活环境进一步改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围绕以上总体要求、发展布局和预期目标,2008年要重点抓好十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进一步强化农业基础地位;
二、加快推进工业提速发展,着力壮大区域工业整体实力;
三、发挥中心城区的区位优势,壮大第三产业发展规模;
四、围绕建设最佳宜居环境城区,加快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
五、切实抓好项目和招商引资工作,增强全区发展后劲;
六、强化税收征管,提高公共财政保障水平;
七、加快社会事业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八、加强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着力推进平安秦州建设;
九、高度重视和解决好民生问题,全面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十、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